助企紓困外匯政策持續發力(財經故事·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江蘇南通遠吉織染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紡織染整企業,生產的染色布料主要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地,去年出口規模約為1500萬美元。“以往企業收匯后,一般通過判斷匯率走勢確定結匯時間,從未在銀行辦理過外匯衍生品業務。”遠吉織染財務負責人姜女士說。
經過當地外匯管理部門的引導和銀行工作人員的講解,姜女士對外匯套期保值業務有了清晰的理解。“4月中旬,我通過線上操作完成了首筆遠期鎖匯,簽約金額100萬美元。5月,又辦理了兩筆遠期套保業務,簽約金額合計160萬美元。”姜女士說,這幾筆業務為企業減少了匯兌損失,企業嘗到了做好匯率風險管理的甜頭。
像遠吉織染一樣,這兩年,許多企業對外匯惠企政策的力度和溫度感受深刻。近日,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多措并舉完善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提升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全國多地外匯政策利好持續釋放,為外貿企業紓困解憂。
——完善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
匯率變化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4月,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23條政策舉措,提出金融機構要及時響應外貿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匯率避險需求,支持企業擴大人民幣跨境結算,優化外匯衍生品業務管理和服務,降低企業避險保值成本。
金融機構則在供給端發力,不斷豐富匯率避險產品,同時進一步減費讓利,面向中小微企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招商銀行北京分行推出了“隨心展”遠期產品,企業通過該產品可以在線上鎖定未來某個時間的結匯或購匯匯率,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調整交割日期;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結合企業外匯套保背景和業務規模,給予相應點差優惠,降低中小微企業的套保成本。
數據顯示,1至4月,企業外匯套保規模同比增長48%,首次辦理匯率避險業務的企業新增近1萬家。在減費讓利方面,外匯管理部門聯合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減少外匯套保保證金占用,截至4月末,節約保證金占壓約1億元。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今年預計對中小微企業的外匯套保相關交易免收1100多萬元手續費。
——提升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
山東通力輪胎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為高端卡客車輪胎,企業年出口規模約為8000萬美元,每月完成外匯支出70余筆。以前每到付匯時,企業都需要派專人前往銀行辦理業務。
在當地外匯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工商銀行兗州支行幫助企業申請獲批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資格。“企業現在不用再派人前往銀行辦理業務,憑借電子支付指令即可匯款,銀行按季度對業務進行事后抽查,這為企業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時間。”通力輪胎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外匯局不斷推進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擴大到全國,提升跨境貿易新業態的結算便利性,拓寬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跨境融資渠道。數據顯示,目前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實現了全國覆蓋,該政策項下累計辦理業務112萬筆,金額合計7200億美元;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區域增至17個,覆蓋全國80%的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跟蹤市場需求,不斷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便利和開放的外匯市場環境,讓更多的市場主體從中受益。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0日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