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臨江新區蓄力起跑
原標題:南充臨江新區蓄力起跑
11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1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2%——這是南充臨江新區交出的2021年成績單。賽迪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全國城市新區“五新”潛力50強榜單,臨江新區排名第26位。
從地圖上看,臨江新區形似一只踮腳起跑的“靴子”,努力奔跑、奮力追趕、向前向上已成為新區人的共同狀態。
南充市第七次黨代會明確“八項重點工作”,加快建設臨江新區被放在首位。如何建設好新區、加快培育南充高質量發展的增長點和動力源?日前記者走進新區,探察“謀”與“動”。
夯基筑臺
高位推動規劃引領,舉全市之力推進新區建設
在臨江新區相關負責人看來,新區的設立,是機遇也是考驗。
南充臨江新區空間范圍包括南充市順慶區、高坪區、西充縣所轄的16個鄉鎮(街道)所屬行政區域。理順省級新區與行政區及其他功能區的關系,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的管理模式正是一大考題。
如何破題?南充市委決定,把臨江新區建設作為頭等大事,舉全市之力推動。
一套“組合拳”打出:按照“三統三分、共建共享、舉全市之力”的總體要求,以全會決定形式明確新區建設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組織保障;圍繞建設“產業新城、創新中心、開放高地、城市新區”發展目標,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每月召開調度會協調解決發展難題;制定工作清單“掛圖作戰”,加強督查考核,強化結果運用;強化政策保障,積極爭取省級支持新區政策措施,形成“1+N+3”(“1”指市級總體支持政策,“N”指市直部門專項支持政策,“3”指“兩區一縣”配套支持政策)的支持政策體系……
高水平規劃。“這是引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總牽引和主抓手,必須要有前瞻性、建設性和科學性。”上述負責人介紹,新區圍繞“三區一高地”發展定位和“一城三區一帶”空間布局,按照“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原則,堅持“把規劃落在重大項目上、落在具體地塊上、落在目標企業上、落在年度行動上”,統籌推進39項規劃編制工作,形成以總體規劃為引領、詳細規劃為基礎、專項規劃為支撐、城市設計為抓手、相關技術管理制度為保障的臨江新區規劃體系,實現重點產業、重點領域專項規劃和集中建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為新區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規劃基礎。
項目攻堅
把一切工作落到項目上,大抓項目、抓大項目
春分剛過,臨江新區順慶片區的川東北區域大數據中心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車輛穿梭、工人忙碌。施工方項目經理陳明宇介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創新中心和1號數據中心已經恢復施工,倒排工期,細化到天、落實到人。
同樣的忙碌景象還出現在空港新城空港大道項目。目前,項目重要節點林海北路跨線橋主體工程已順利完工,下一步將進入橋面鋪裝及道路、照明、景觀綠化、排水等附屬工程施工,預計8月底正式通車。
從產業到基礎設施再到民生項目,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據統計,去年臨江新區共實施重點項目116個,其中包括60個產業類項目、26個基礎設施類項目、23個民生類項目和7個生態環保類項目。
“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今年我們還是把一切工作落到項目上,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確保竣工投用一批、加快建設一批、新開工一批、論證儲備一批。”臨江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臨江新區管委會大廳,2022年重點實施項目“作戰圖”格外醒目。根據規劃,今年新區將實施重點項目132個,其中省市重點項目48個、總投資911.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95億元。據了解,圓通速遞智創園、新川電子等13個項目已在一季度順利開工。
今年以來,新區緊盯元旦、春節招商引資“機遇期”,加強與返鄉企業家和異地商會溝通聯系,同時利用以商招商、平臺招商、網絡招商等一系列方式,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順慶片區赴北京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進行深入交流并達成合作意向;高坪片區與3個汽車汽配類項目、1個生物醫藥類項目及1個家電制造業項目初步達成合作意向;西充片區梳理招商引資“10件重要事情”,推動浩中油軸承等5個項目成功簽約落地。
產業突圍
以產興城以城帶產,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在臨江新區高坪片區,南充溢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日產晶片電阻1.5億顆,與國內六成的電子電器上市企業達成合作。公司需要的兩種原料來自200米外的南充三環電子。
產業集聚釋放紅利。“5年前高坪只有我們一家電子企業。現在,上下游產業鏈條不斷發展延伸,相關配套更加齊全。”南充三環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明川感慨。數據顯示,僅高坪片區去年就落戶南充溢輝、中深創、川晶科技等電子信息產業企業10余家,產值超過30億元。
新區要發展,產業需突圍。電子信息產業恰是臨江新區產業發展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三環電子九至十二期建成投產,凱普松高新電子產業園8個月完成兩年建設任務,律奧汽配、正東電氣竣工投產……汽車汽配、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產值突破210億元。
今年南充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未來五年臨江新區要打造全省產業核心技術研發地、國家級產城融合示范區。為實現目標,臨江新區多腿并行:抓制造、促升級、延鏈條。
中國電子信息100強企業華訊方舟投資興建華訊方舟天谷·南充智能信息產業園,重點打造物聯網芯片、可穿戴設備、衛星高頻頭、太赫茲安防檢測設備和大數據配套設備制造等核心業務。產業園運營總監李軍霆告訴記者,目前二期項目已經竣工,即將投產,“今年還將加快產學研轉化,計劃兩年內在南充建成川東北地區產業鏈配套最齊全的智能電子產品生產線,將來把集團部分優勢產品也放到南充臨江新區。”
記者了解到,華訊方舟、三環電子、中科九微等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正深度合作創建高水平的創新聯合體,新區產業的科技含量正日益提升。(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凌 張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