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寶坻區首次試驗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
天氣轉暖,春光正好。眼下,天津市寶坻區王卜莊鎮的麥田已全部播種完成。與往年不同的是,在機械化播種的同時,滴灌管道也被整齊均勻地鋪設在了地塊兒里。
“往年給我這150畝麥地澆水需要十多天。鋪設滴灌管道后,只需要20個小時就能澆完,省工省時還省力。”蹲在田埂邊,種糧大戶楊大伯指著一條細長的黑色滴灌管喜滋滋地說。
在小麥地里鋪設滴灌管道,是寶坻區首次試驗在大田作物生產中使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這項技術不僅提升效率、有效節水,同時還把灌溉、施肥融為一體,利用管道灌溉系統將肥料溶解在水中,使得灌溉與施肥同步進行,實現了節肥增產。
“此項技術實現了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澆灌’的轉變,預計每畝地能節水100立方米,減少化肥投入30%,糧食增產20%。”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技術人員介紹說。
近年來,寶坻區積極推廣應用各項農業新技術,實施機械化作業,農業生產變得越來越“智慧”。據介紹,今年寶坻區的春小麥種植面積達7萬畝,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目前播種工作已全部完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