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比利時零售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少企業破產或關店。根據比利時經濟部最新發布的《經濟狀況報告》,雖然2022年比利時經濟展現出比預期更強的韌性,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3.2%,高于歐盟委員會預測的2%,但受到烏克蘭危機和中東地緣政治局勢不確定性的雙重影響,2023年和2024年的增長前景并不樂觀。在這種情況下,比利時零售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比利時零售業信心持續下降。作為反映消費者購買力和消費意愿的風向標,零售業的繁榮與否可以展現該國的消費趨勢和經濟活力。然而,根據比利時經濟部發布的數據,整個2022年比利時零售業的信心在逐步下降。盡管在今年前3個月稍有回升,但最新的數據顯示零售業從業者的信心仍在不斷下降,且離長期水平越來越遠。
比利時消費者的心態也正在發生變化。與去年“黑色星期五”當天24小時內創下645195筆交易和6140萬歐元的驚人紀錄相比,盡管今年商家推出一系列促銷活動,但消費者的購買力下降,且更傾向于謹慎的消費行為,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能源危機或通貨膨脹等突發情況。
雖然今年“黑色星期五”的整體銷售額有所增長,但銷售額增長并不意味著所有零售企業都獲得了良好的利潤。在成本壓力和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一些企業可能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來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例如加快數字化轉型、優化供應鏈管理和庫存管理等。
未來兩年,比利時的經濟增長率或將持續保持在較低水平。根據歐盟委員會2023年春季的預測,比利時2023年和2024年的GDP增長率將只有1.2%和1.4%,比利時聯邦規劃局的預測分別為1.3%和1.6%。以上數據進一步說明了比利時的經濟復蘇仍面臨挑戰。
面對經濟增長放緩和區域沖突、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多重壓力,比利時零售業正在經歷一場轉型。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環保和可持續性的關注增加,一些商家也不再盲目追求短期銷售增長,開始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由16家比利時公司發起的“藍色星期五”活動就是這種轉型的一個縮影。在今年“黑色星期五”期間,這些公司拒絕進行降價促銷,認為這是盲目和無節制消費的象征。相反,他們承諾將當天部分收入捐給慈善環保機構,以提高消費者對環境問題的認識。
eFarmz是一家提供季節性有機農產品配送服務的比利時公司,他們計劃從11月25日當天每筆訂單中抽取5歐元捐贈給“為氣候而耕作”組織。該公司創始人穆里爾·伯納德(Muriel Bernard)表示,“對我們來說,這是當天的營銷成本。與其打折或花錢打廣告,不如將這些錢捐給環保組織”。這種做法不僅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也提供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思路,即通過與環保組織合作,實現商業利益與社會責任的平衡。這不僅是比利時零售業的一次重大轉型,也是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積極貢獻。
謝夢凡
謝夢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