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非洲的專家在中國新疆參加中非治沙培訓班。圖為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塔中植物園,中方技術人員向非洲學員介紹荒漠植物。
新華社記者 周生斌攝
近來,中非合作穩步推進,再上新臺階。日前,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期間舉辦中非領導人對話會。會后,中方發布《支持非洲工業化倡議》《中國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計劃》《中非人才培養合作計劃》三項舉措。
中非力推務實合作提質升級引發外媒關注。有外媒評價稱,中非合作為雙方帶來實實在在且持久的利益,也將為全球發展注入新動能。
可靠真誠的朋友
委內瑞拉南方電視臺網站注意到,在中非領導人對話會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中方表示愿支持非洲加強貿易一體化,助力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報道稱,雙方將繼續促進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同非洲聯盟《2063年議程》、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緊密對接,推動中非合作提質升級。
盧旺達資深媒體人杰拉爾德·姆班達對中國領導人在中非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印象深刻。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提出10周年。杰拉爾德·姆班達表示,過去10年,中國在非洲參與建設6000多公里鐵路、6000多公里公路、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為非洲民眾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有力促進了非洲國家經濟發展。他認為,中國領導人的主旨講話“為非中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力”。
如今,中非友誼在雙方辛勤澆灌下已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務實合作碩果累累,贏得非洲民眾廣泛認可與贊譽。
“在我的國家岡比亞,非中友好對本地社會發展的促進正通過一系列重大項目生動地體現出來”。岡比亞廣播電視臺記者詹琪·圖雷近年來親眼見證了中非合作在醫療衛生、農業、基礎設施和教育等領域的大量成功案例:中國派遣援岡醫療隊到班桑醫院,以仁心仁術造福當地病患;中國援建的岡比亞獨立體育場將濃郁的民族特色與先進的中國技術相融合;中國農業專家們為岡比亞農業領域發展進步注入動能,尤其是在水稻種植方面;中國提供的獎學金讓許多岡比亞學者有機會攻讀博士學位,促進兩國人文交流……詹琪·圖雷說,中國一直是非洲國家可靠、真誠的朋友。
《多哥新聞報》總編輯巴薩都介紹,去年,在多哥與中國建交50周年之際,《多哥新聞報》等多哥主要媒體刊發了大量多中在經貿、文化、科技、衛生等領域合作的報道。巴薩都表示,非洲民眾十分關注中國的發展及非中合作的消息。
天然的合作伙伴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與非洲經貿關系報告(2023)》顯示,中國連續14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的地位。2021年,中非貨物貿易總額達2542.9億美元,同比增長36%,為近10年來最高增幅;2022年,中非貨物貿易進一步增至2820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其中,中國對非出口1644.9億美元,自非進口1175.1億美元。
“在中非合作論壇的助力下,中國和非洲在經濟上建立了良好關系。”英國《非洲領導力雜志》稱,在2000年前,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的互動主要集中在外交領域。隨著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正式成立,中國與非洲國家的貿易合作顯著增加。如今,中國與非洲的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為雙方都帶來了新機遇。
6月29日至7月2日,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舉辦,來自29個非洲國家的近1600類商品參展,較上屆增長166%;參展商數量達1500家,較上屆增長70%;博覽會期間各方累計簽約120個項目,金額達103億美元。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刊文稱,對尋找新出口市場的非洲政府和企業來說,中國是一個絕佳機會。中國正在成為非洲的重要市場。
肯尼亞《民族報》網站報道稱,中國是非洲最大的投資來源國之一,對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如今,21個非洲國家已經享受98%輸華產品零關稅待遇。肯尼亞必須用好中國向非洲產品開放市場的機會,在綠色能源、制造業、信息高速公路和農業加工等多個領域向潛在的中國投資者展示投資機會。
外媒認為,中非合作之路之所以越走越寬,成果越來越多,一個重要原因是中非關系建立在團結、友誼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投資與合作對幫助非洲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非洲領導力雜志》指出,近年來,中國對非洲提供了多方面援助。中國對非洲的投資項目包括公路、港口和發電廠等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中國通過幫助非洲解決基礎設施問題,支持非洲的經濟增長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國與非洲的關系因此變得更加牢固。
塞內加爾達喀爾大學歷史學教授馬馬杜·法爾表示,非中雙方團結互助由來已久。一直以來,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堅持向非洲國家提供重要幫助。非洲和中國是天然的合作伙伴,雙方友誼源遠流長,擁有堅實的合作基礎。
希望與進步的燈塔
“非洲和中國的伙伴關系可能是21世紀最具變革性的經濟關系之一。”針砭歐洲網日前刊發南非標準銀行集團商業銀行部首席執行官威廉·布萊基的文章稱,中國在非洲的廣泛投資,提升了非洲國家從其他市場吸引全球投資的能力。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經濟將有望在2024年增長4.2%。
文章指出,未來非洲和中國對于彼此將變得更加重要。非洲需要應對伴隨增長而來的問題,如能源供應、醫療、物流、工業化等方面的挑戰,中國將在非洲發展征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日益成熟的中國對非貿易和投資及其帶來的技能、技術等,將在未來幾代人的時間內為非洲經濟和社會轉型提供助力。
此外,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非關系行得穩、中非合作搞得好,將為全球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為世界帶來更多穩定性。
“非中之間彼此支持的伙伴關系得到非洲各國人民的熱烈歡迎,也為《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奠定基礎。”詹琪·圖雷稱,2021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通過的《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是一張偉大藍圖,不僅勾畫出中非長期合作的路線,還強調了中非合作的重要意義,同時彰顯雙方攜手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下,非中合作是希望與進步的燈塔,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根植于彼此共同愿景,具備無限潛力,充分體現多邊主義,是推動全球化發展的進步力量。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網站報道稱,中非領導人對話會發表的聯合聲明表示,雙方一致認為,中非合作應關注強化現有全球機制,確保發展中國家參與,展現包容性,贏得全球信任。
《非洲領導力雜志》指出,通過技術轉讓、助力可持續發展等方式,中非合作將有助于創造更加繁榮、互聯的世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