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現場。 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供圖
中新網上海7月16日電(記者 范宇斌)15日,由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學人員聯合會)主辦的“智聚四海·慧享健康”2023智慧健康城市與社會公共衛生管理研討會在上海市徐匯區華鑫科技園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聚焦數字技術賦能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藥品供應、醫療和健康保障、健康管理等行業發展,共同研討智慧健康城市建設及公共衛生管理的機遇與挑戰,共享新理念、新方法、新經驗,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常務副會長桂永浩在致辭中表示,智慧城市建設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新興技術和理念逐漸發展成熟,為未來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但也對城市的應急響應、韌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是歐美同學會成立110周年,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留學人員這一寶貴人才資源,希望留學人員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為智慧健康城市建設提供更多新時代的智慧解答。
上海市徐匯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秦麗萍介紹了徐匯區近年來在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與數字經濟、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所煥發的蓬勃生機以及取得的創新進展。她表示,徐匯區具有得天獨厚的政策優勢、科技優勢和產業生態,為打造智慧健康城市、賦能社會公共衛生管理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希望大家碰撞智慧火花、分享創新思維,并以此為契機增進共識、加強合作。
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加拿大分會副會長宋梁作主旨演講,分享了數字化智能與健康城市發展的前瞻思考。宋梁介紹,數字化城市與健康城市發展的本質是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的深層次融合,讓人工智能變得更“智能”。過去十年間,隨著通信速率、計算能力的提高,智慧生活改變和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未來,計算與通信網絡的融合創新趨勢向著更實時與更智能邁進。
奧索中國品牌大使胡玉濤以“科技重啟人生”為題分享了自己與假肢的故事,讓大家看到了智慧健康城市實現人與城和諧共生、城與人協調發展的更多可能;上海仁濟醫院副院長王爭、法國巴黎大學研究員陳新分別圍繞公共衛生社會治理與全健康、智慧健康與城市數字化轉型作主題發言。
在圓桌論壇環節,上海仁濟醫院副院長王爭、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弘毅講席教授胡建強、嘉會醫療總裁辦高級經理顧辰力、博動醫療科學事業部總監韓靜峰圍繞智慧城市如何在未來社會公共衛生管理中發揮價值進行了深入探討,對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智能穿戴、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精準防范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提出了積極建議。
研討會上,“海外人才科創沙龍”正式啟動,旨在發揮留學人才資源、徐匯區區位優勢和漕河涇開發區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功能,圍繞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為海歸人才搭建科創服務平臺,提供更多科創資源,助力科創企業吸引更多國際化人才。
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加拿大分會、徐匯分會、漕河涇·虹梅分會簽訂三方共建協議,旨在推動留學人員與科創資源的深度融合,打造廣大留學人員的科創之家。
據悉,本次研討會是上海市歐美同學會2023年SORSA智庫系列資助項目之一。近年來,上海市歐美同學會著力發揮留學人員群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和聯系廣泛的優勢,積極為黨和政府建言獻策,SORSA智庫共資助研究課題151項、研討會63項,累計提交建言獻策專報1200余篇,充分展現了“建言獻策智囊團”作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