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探訪長沙首個完整社區:全齡友好 惠民便民
中新網長沙2月1日電(向一鵬)“我們社區道路整潔、環境優美,有運動休閑場所,提供居家養老和送餐等服務,住在這里真是太幸福了。”近日,居住在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街道金科園社區的李娟高興地說。
2023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名單的通知》,決定在106個社區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金科園社區成為長沙市唯一入選社區。
完整社區是指在居民適宜步行范圍內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健全的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完備的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充足的公共活動空間、全覆蓋的物業管理和健全的社區管理機制,且居民歸屬感、認同感較強的社區。
金科園社區位于長沙市勞動中路東塘商圈,包含3個小區,涉及房屋樓棟29棟,居民1233戶,總建筑面積13.85萬平方米;總人口超過5000人,其中30%是老年人。
“社區內房屋大多數都已建成幾十年,改造之前,這里基礎設施老舊破損、功能缺失,戶外配套設施缺少,管理落后,居民居住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較低。”金科園社區黨總支書記蔣雯介紹道。
2022年10月以來,該社區以打造完整社區為目標,以雨花區人居環境局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為基礎,將創建要求融入設計、施工全過程,涉及房屋25棟、居民1073戶、建筑面積8.32萬平方米。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通過樓棟外立面改造、雨污分流、適老化設施、無障礙設施、加裝電梯等基礎改造類項目,以及游樂設施、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菜市場、超市)、便民藥店、社區食堂、驛站等完善提升類項目,社區煥然一新。
同時,聚力完善服務功能,社區先后建成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動康養服務之家、幼兒園、衛生服務中心等,實現環境提質、設施提標、服務提效,打造兒童友好、青年向往、老年幸福的完整社區。
走進尚體·樂活長者運動康養服務之家,幾位老人正在健身器材上做有氧運動。“我們這里除了能運動,還有配備了律動床、血壓計、象棋、圖書等,運動、休閑、養生、娛樂等一應俱全。”該康養之家負責人蔣文明介紹,目前已發展了近400名會員,希望為社區居民帶來健康生活。
同樣在社區運營的和潤居家養老服務站,不僅配備了24張床位、10余間功能室,而且還為居民提供上門、助餐、助行、助醫、助閑等服務。“我們堅持養老中‘家’的概念,既是家,又有學校的功能,還有醫療的支撐,讓老年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該服務站工作人員饒倩茹說。
為了更好地關心關愛殘疾人,金科園社區引入社會資本并與雨花區殘聯一道,為殘疾人開展就業服務。“一方面是開發殘疾人就業崗位,讓殘疾人擁有無障礙職場;另一方面開展殘疾人就業培訓,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湖南省安和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理事長楊鍵表示,中心自進駐社區以來,已成功幫助20多名殘疾人實現就業。
怎樣讓青年住得安心、開心?該社區與原公寓管理單位中冶長天以及街道充分溝通,引入社會資本改造原本破舊、昏暗、閑置的單身公寓,不僅充分研究符合當下審美和需求的裝修方案,而且在租賃方式上提供長短租、預定模式、增值服務等多種租賃方式,同時配備了健身房、24小時讀書室等便利設施,滿足年輕人的生活需求。目前,項目第一期74間公寓已全部完成租賃,第二期146間房也即將投入運營。
在“兒童友好”方面,金科園社區引導幼兒園增設托幼班,提供社區0-3歲幼兒托育服務,由此實現0-6歲幼兒學前托養和教育無縫對接;同時建設戶外兒童樂園,引入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中心,打造了1800平方米的心理咨詢、科學探索、烘焙等活動場地。
“在建設完整社區的過程中,我們集思廣益,盤活、盤新現有和閑置資產,通過收集居民群眾‘微心愿’了解居民需求和急需解決的民生實事。目前,社區已運用市場化手段引入12家社會資本,以公益為主兼顧商業的方式,盤活閑置資產8120平方米。”蔣雯表示,下一步,將推動完整社區試點創建創出成效和經驗,不斷提高居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