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電商主播、快遞客服……殘疾務工者多樣化就業插上新翅膀

    發布時間:2024-01-26 15:07:00來源: 工人日報

      電商主播、快遞客服、文創制作……

      誰為殘疾務工者多樣化就業插上新“翅膀”?

      閱讀提示

      近日,記者走訪廣西多地看到,為讓殘疾人真正就好業,當地利用新場景、新業態產生的新就業機會,為殘疾人培訓新技能、讓他們插上就業新“翅膀”。

      “殘聯這個培訓班來得太及時了,我非常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2023年初,廣西柳州市殘疾人電商直播培訓班開班時,33歲的黎暖佳第一時間報了名。擺過地攤、做過美甲師、賣過唱……由于天生左腿短小,黎暖佳在求職路上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如今黎暖佳不僅在知名企業“螺霸王”擁有了自己的直播間,還被多家培訓機構聘請擔任講師,并且在第七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直播銷售項目中獲得了全國第三名。

      電商主播、聲音就業、文創制作……近日,記者走訪廣西多地看到,為讓殘疾人真正好就業、就好業,當地采取“政策+就業+培訓”組合拳,多措并舉促進殘疾人多樣化就業創業,為他們插上就業新“翅膀”。

      “互聯網+”賦能新業態新機會

      “哈爾濱的小寶寶們,你們準備好,這些馬上就要發往哈市。”近來,“桔鄉小胖”主播曾凡俊忙著打包禮盒,東北“老鐵”與廣西“老友”的雙向奔赴,為他增加了不少來自東北的訂單。

      6年前,90后曾凡俊拄著拐杖從廣東深圳返回廣西柳州市融安縣大將鎮董安村,成為一名返鄉創業青年。乘著電商直播的東風,他創建家庭農場,打通電商銷售農產品的模式,幫助當地農戶銷售脆蜜金桔4萬斤、滑皮金桔10多萬斤,實現平均每戶年增收1萬元,帶領村民走上電商致富路。

      不只是電商直播,在廣西,“互聯網+”的就業新模式成為豐富殘疾人就業渠道的有效方式。

      在廣西桂林靈川縣殘疾人事業園集善樂業殘疾人網絡就業基地,電話聲此起彼伏,工位上的客服們或是忙著接電話,或者手指飛快地在電腦鍵盤上打字。

      2020年,園區引進“集善扶貧健康行·互聯樂業”殘疾人網絡就業項目,為殘疾人提供申通快遞話務、在線客服崗位。

      “之前我在深圳當保安每個月就2000多元,在這做客服,每個月能拿到7000多元,互聯網改變了我的生活。”患有肢體一級殘疾的桂林全州縣金家橋村人熊軍告訴記者。

      “‘互聯網+’模式非常好,能夠讓更多重度殘疾人得到幫助。”桂林市肢殘人協會主席、集善樂業殘疾人網絡就業(桂林)基地負責人邱擁華介紹,目前基地穩定就業52人,其中農村殘疾人43名,脫貧戶、低保戶28人,同時為近310名殘疾人及其家屬等提供崗前職業技能培訓,其中實現210余人次就業,累計創造收入350余萬元,殘疾人工資收入從剛開始100多元到現在平均近4000元,最高收入者近7800元。

      文創產業帶來就業新場景

      走進廣西桂林惠仁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先入眼的便是一幅幅色彩瑰麗的山水畫。若非親眼所見,很難相信這樣的畫作是用石頭一顆顆鑲嵌出來的,更難相信它們是出自殘疾人朋友之手。

      “用桂林當地特有的漓江石來表現秀麗的桂林風光,這讓石畫成為獨具紀念意義的情懷之作,也成為許多游客喜愛的伴手禮。”機構負責人鄧鳳竹表示,機構與文旅單位合作,在景區開設桂林石畫專場銷售,同時與廣西跨境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合作開展直播銷售,將石畫推向海內外市場。

      出生在桂林市興安縣白石鄉的鄧鳳竹患有小兒麻痹,憑借熱愛和努力,鉆研石畫技藝的她被評為廣西工藝美術大師,以及桂林石畫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4年,在當地殘聯支持下,鄧鳳竹與其他兩位傳承人創辦了桂林惠仁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面向全廣西的殘疾人提供免費就業培訓。

      “干這個不累,工作也穩定,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今年50歲的徐阿姨是陽朔興平鎮人,患有腿部殘疾的她對這份工作很是滿意。截至目前,機構共培訓殘疾人300多人,有近20名殘疾學員在此上班,2023年,還被評為自治區級殘疾人文創產業基地。

      而在距離180公里以外的柳州柳南區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則設立了書畫、侗族非遺手工、葫蘆工藝、盤扣工藝等多個手工產品項目,培訓殘疾人100余人次,帶動近30名殘疾人靈活就業,培養40余名具備產品制作能力的殘疾人。

      文創產業為殘疾人搭建了就業新場景,讓殘疾人圓“就業夢”的同時,也能追尋“詩和遠方”。廣西壯族自治區殘聯宣傳文體部主任韋敬介紹,目前,廣西殘聯已建設13個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積極引導更多的殘疾人走上文化創意就業的道路,并通過舉辦殘疾人書畫攝影手工藝作品展、特殊藝術會演等方式,提升殘疾人的文化自信,激發其展示自身才藝、參與藝術創作的激情和動力。

      緊抓地域特色完善就業服務

      “工作不好找、找了不穩定”“缺少無障礙設施,工作中有諸多不便”……現實中,這些都是殘疾人群體就業的痛點難點。如何讓殘疾人真正好就業,就好業?

      在廣西柳州,當地殘聯抓住新業態新機會,依托特色產業拓寬就業渠道,開展了一系列殘疾人技能培訓,如電商直播、整理收納等新興熱門的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充分結合當前大熱旅游城市的網紅食品,開設了螺螄粉制作、酸豆角加工等具有鮮明柳州特色的培訓課程。

      廣西賀州則搶抓粵港澳大灣區黃金珠寶加工、服裝美妝、大數據等產業,在產業園內建立就業服務專班,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帶崗服務,不僅為殘疾人推薦合適的工作崗位,還帶領符合用工條件的殘疾人到企業面試并接受培訓,崗位包括珠寶設計師、車間工人、包裝工、文員等。

      “截至2023年11月,平桂主城區產業園區的57家企業,共安置109名殘疾人就業,其中有22人是脫貧群眾。”就業服務專班工作人員李馮介紹。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廣西各級殘聯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采取“政策+就業+培訓”組合拳,多措并舉促進殘疾人多樣化就業創業,全區累計新增城鄉培訓殘疾人1.89萬人次。截至目前,廣西就業年齡段持證殘疾人已實現就業36.52萬人,就業率為58.05%。

      唐姝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99这里只有精品66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伦子系列麻豆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香蕉|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日韩不卡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国产永久|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日韩中文有码高清|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久久99精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