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絲竹之韻在直播間悠揚響起 “云”上民樂吸引更多年輕人

    發布時間:2023-08-28 15:29: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絲竹之韻在直播間悠揚響起

      “云”上民樂吸引更多年輕人(網上中國)

      古箏、古琴、琵琶、二胡、揚琴、嗩吶……直播間里,各種民樂表演或婉轉悠揚,或激情澎湃。越來越多的民樂演奏者選擇線上平臺演奏,這一全新的傳播方式讓傳統民樂走近大眾,吸引了更多年輕人。“在家就能聽到民樂藝術家的演奏,值了”“用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的音樂真是太好聽了”“終于學會欣賞絲竹之美”“將悠長綿延的民族樂章傳向更廣的地方”……邊看邊聽邊聊,聚集在民樂直播間的網友彈幕很是熱鬧。

      演奏家開辟“第二舞臺”

      晚上9時,南京姑娘高紫涵坐在直播間的鏡頭前演奏二胡。只見她用左手摁出下滑音,右手快速揚起,用顫弓技巧模仿烈馬一聲聲的鳴叫,一首《賽馬》曲調歡快、節奏鮮明。“一年多來,我在直播間表演了上千首曲目,我的粉絲有80后、90后、00后,不少人說想學二胡,經常跟我交流。”高紫涵說。

      “通過直播間,有更多觀眾開始欣賞揚琴的美了。”中央民族樂團揚琴演奏家周婷婷介紹,直播間里曾經有一條評論讓她特別觸動,在她演奏《特別的人》前奏時,有粉絲評論說,揚琴的演繹“聽上去就像江南下的雨,匆匆地打在屋瓦上,就好像在急切地尋找戀人”。周婷婷說:“雖然這位觀眾不了解揚琴的專業術語,但通過在線觀看,他感受到了揚琴聲里這些細致又美好的畫面。我想把專業的揚琴表演帶給音樂廳之外的觀眾,只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欣賞揚琴,愛好者才能增加,揚琴才有機會傳播得更廣。目前我和搭檔在創新嘗試揚琴的‘四手聯彈’。”

      越來越多民樂演奏者正化身主播,在網上直播間找到了“第二舞臺”。通過線上演奏,一些相對小眾的樂器也吸引了新粉絲。

      “我從后臺是可以看到粉絲畫像的,我的粉絲里年輕人更多。”在直播間演奏箜篌的胡雪菲說,“現在喜歡國風、喜歡箜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我的直播特色主要分為兩個環節,前面是觀眾點歌我來演奏,最后我會選一首觀眾想聽的歌現場即興發揮,想把箜篌的美傳播給更多人。”

      在直播間演奏獨弦琴的趙霞說:“直播打破了地域限制,讓獨弦琴這樣比較冷門的樂器有機會被更多人看到。剛開始直播時關注的人很少,我就用獨弦琴彈奏一些流行音樂,獨弦琴的音色有獨特‘氣質’,慢慢觀眾就多了起來。”

      樂隊“秀”出新花樣

      “這群年輕人太棒了”“讓傳統樂器展現時尚感”……幾名年輕人身著古風服飾,在各個城市文化場景,運用二胡、琵琶、嗩吶、竹笛等中國民族樂器,創新演奏《離騷》《稻香》《萬疆》《獅子山下》等耳熟能詳的音樂曲目,海內外網友紛紛稱贊。由成都市委宣傳部指導、成都傳媒集團打造的短視頻IP“民樂也瘋狂”項目,呈現出一個個顛覆傳統場景的民樂作品,在國內外主流視頻平臺發布后廣受歡迎。“傳統文化被年輕人玩出了新花樣,讓大家不由自主想參與進去。”有網友這樣評論。

      “之所以選擇民樂,是因為音樂無國界,并且民樂內涵深厚,蘊含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中國民族樂器不輸世界上任何一種樂器,在城市文化場景中演奏民樂,融合傳統與現代,很酷!”“民樂也瘋狂”項目負責人說。

      自得琴社因古琴作品出圈,得益于創作團隊探索出一種新穎的文化表達方式,比如為《空山鳥語》演奏者設計了一套宋代服飾,加上淡黃色宣紙質地的背景和精益求精的拍攝,演奏視頻一經推出,播放量很快突破百萬。“快來看,這是一幅會動的畫!”網友在彈幕感嘆。從此,自得琴社確定了“古畫式視覺輸出”的審美方向。

      在短視頻平臺走紅的長安風樂隊由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和陜西民族樂團組建,主力成員大部分為90后,最小的演奏者是00后。樂隊直播間里,琵琶、二胡、揚琴等民族樂器齊上陣,悠揚舒緩的音樂從他們手中流淌,讓網友直呼“音樂一響,耳朵瞬間被俘獲”。曲目選擇方面,長安風樂隊別出心裁,樂隊工作人員王曉安說:“以往線下演出,團隊有二三十首經典曲目就基本夠用,但到了線上,直播一場接著一場,觀眾不斷涌入并提出新要求,所以排練新曲目成了我們的重要工作。”

      打造遠程音樂課

      “我和我的同事真切感受到民族音樂在互聯網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也更直觀地看到了互聯網直播平臺跨地域的影響力和覆蓋力。只有年輕人喜歡,才有可能傳承下去。作為職業演奏家,要想辦法引領當下的年輕人,讓大家知道,原來傳統的、古典的也可以很潮、很時尚。”中央民族樂團團長、首席琵琶演奏家趙聰表示,短視頻已成為全民化應用,通過各類線上演播,優質的民族音樂可以觸達更廣泛的人群。

      據了解,中央民族樂團策劃開發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特色音樂公益課程,通過直播平臺定向投放、組織觀看的服務模式,為偏遠山區的音樂教師和孩子量身打造民族器樂相關“云端教室”。“在公益直播過程中,觀眾的互動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有觀眾問‘曲子非常好聽,多長時間能練習到這種程度’‘我家孩子現在4歲了,適合學二胡嗎’等。”中央民族樂團二胡演奏家宋雷說,線下演出觀眾數量有限,互聯網直播影響力大,助力音樂教育的普及和音樂習慣的養成,讓更多人感受藝術之美,這比起在高雅藝術殿堂的演出更讓他感到自豪。

      中共中央、國務院今年2月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提升數字文化服務能力,打造若干綜合性數字文化展示平臺,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當傳統文化藝術遇見互聯網傳播方式,會碰撞出新的火花。”業內人士指出,運用新載體、打造新場景,在年輕人活躍的平臺呈現民樂的美感和魅力,培養觀眾近距離感受民樂藝術的興趣,既可以增強高品質數字文化產品供給能力,也能反哺線下民樂演出等。

      李雪欽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网站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 码ls字幕影视|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第一页|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