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修縣小龍蝦“變身”富民大產業 推進農旅融合發展
仲夏六月,萬物華實。6月13日清晨,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的江西小龍蝦交易中心,只見人頭攢動、門庭若市,一筐筐鮮活的小龍蝦被有序地分揀、裝箱,或被送往小龍蝦精深加工廠進行處理,或將“坐上”開往全國各地的冷鏈快車,完成從“田間”到“餐桌”的旅程。
“我們的龍蝦出售以前完全靠蝦販,價格由他們主宰,利潤受到很大損失,現在縣里發展小龍蝦產業集群、龍蝦交易中心,所以龍蝦可以每天送達全國各地,利潤就更高了。現在每天能賣出兩三千斤龍蝦,而且是自己發貨,我們對養蝦更有信心了。”在交易中心現場,永修縣九合鄉蝦農黃堅邊打包龍蝦邊說。
眼下正逢龍蝦季,永修縣21萬畝稻蝦田迎來了“滿塘紅”。隨著頭季蝦進入市場,水稻秧苗入田,幼蝦在稻田繼續生長,等待著來月再迎收獲季。稻在水中長,蝦在稻下游,這就是永修縣的“稻蝦連作”模式。
為進一步助推“稻蝦連作”產業做大做強,永修縣引入全國最大小龍蝦交易公司——湖北潛江潛網集團,并投資2.4億元建立了江西小龍蝦交易中心,有效解決蝦農蝦商養蝦難、賣蝦難、賣價低、運輸難等難題,構建了融生態養殖、加工貿易、餐飲文化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我們是面向全國免費招租,目前已有30多家商戶入駐,每天交易量100噸,交易額240多萬元。”江西蝦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鑫介紹,交易中心功能布置圍繞三產聯動布局,實現就業1000余人,直接帶動當地老百姓就業2萬余人。
從扶持重點示范區、發揮產業龍頭效應,到輻射周邊、做大產業集群,再到補強產業鏈、聚焦三產融合……永修縣著力做好“蝦”文章,下好產業強縣“先手棋”,稻蝦連作、強縣富民的協奏曲已在耳畔奏響,吸引了一大批鄉賢返鄉創業。
陶志誠便是其中代表之一,2017年,他毅然返鄉創業,成立了江西潤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第一期流轉了4000多畝土地,當年龍蝦產量達到80萬斤,產值突破2000萬元,利潤達300多萬元。后來陸續投入2000余萬元,逐步把基地擴大為1.2萬畝集中連片規范蝦稻輪作產業園,配套了龍蝦加工廠、垂釣中心、龍蝦餐飲,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小龍蝦帶動大產業,小龍蝦已逐漸成為永修縣一張靚麗的名片。為唱響“蝦”美食文化,永修縣集中打造了蝦客天下美食街,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吸引17名鄉賢返鄉創業,而該街區也被評為永修縣鄉賢創業基地。
夜幕降臨,蝦客天下美食街開始喧鬧起來,各種口味的龍蝦香氣四處飄散,讓人垂涎欲滴。一張張餐桌整齊擺放,皆是三五成群、人頭攢動,大家手口并用,大快朵頤,品嘗著一盤盤色澤飽滿、醇香美味的小龍蝦。
“我們店里龍蝦都是自養自銷,推出了爆炒、蒜蓉、香辣、麻辣、油燜、冰鎮、清蒸等各種新穎口味龍蝦菜品,每天來店里品嘗的客人絡繹不絕。”提起潤東鮮蝦館生意時,陶志誠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永修縣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鄉賢人才是本地發展的寶貴財富,近年來,通過以挖掘鄉賢資源、凝聚鄉賢智慧、匯集鄉賢力量為抓手,引導鄉賢在引資引智、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方面獻計出力,先后涌現出了一批優秀基層調解員、公益志愿者、鄉賢致富帶頭人,充分展現新時代鄉賢“拳拳赤子心,殷殷家鄉情”深厚情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