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入園企業突破500家
中新網太原5月4日電 (楊杰英 雷茜)記者4日從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以下簡稱“生態園”)獲悉,生態園入園企業數量已突破500家。生態園數據要素流通規模達29億元,拉動入園企業營收近150億元,帶動就業8000余人。
目前,生態園形成以數字基建為底層支撐,包括數字智造、數字能源、數字物流、數字文娛、數字電商、數字教育、數字醫療、數字鄉村等在內的16大數字應用場景。生態園數字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產業數字化水平持續提高、數據要素生態圈逐漸完善,蹚出了山西數字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生態園采取輕資產運營模式,創新運用產業政策、流量洼地疊加效應,吸引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數字經濟企業跨越物理邊界在園區落地形成集群。園區在數字產業集群規模效應的基礎上,推動入園企業縱橫競合形成關聯性網絡,扎根本地實體經濟、傳統產業應用場景,帶動數字制造等重資產項目的落地、升級,從而實現產業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帶動山西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9家上市公司、2家獨角獸企業、14家“專精特新”企業……生態園瞄準山西省外數字經濟頭部企業,把山西的比較優勢轉為招大引強的勝勢,吸引更多新領域新賽道的龍頭企業和先進項目扎根山西,打造本地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
在數字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的基礎上,生態園開始聚焦中西部地區產業數字化轉型普遍面臨的缺技術、缺資金、缺人才等難題,逐步探索出“園區+平臺+金融”模式,并通過“數據要素+流量變現+場景應用”的數據生態閉環體系,推動數字經濟與千行百業深度融合,打造園區數字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
據生態園負責人介紹,該園區引入華為云、移動云、帆軟、抖音等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企業定制“小快精準”的輕量化解決方案,解決“缺技術不會轉”問題。同時,聯合入園企業搭建互聯網服務平臺,帶動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協同創新,并通過平臺匯聚數據要素資源,構建企業信用“畫像”,解決“缺錢不愿轉”問題。
此外,生態園聯合省內高校打造數字化人才實訓基地、雙創孵化基地,打通數字化人才培養的供需端,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賦智,解決企業“缺人不敢轉”問題。園區聯合山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設立“大學生實踐育人基地”和“數字經濟協同創新中心”,構建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需求導向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數字經濟領域的產學研形成有機結合。
下一步,生態園將對標國內數字經濟先進園區全力奮進,外引產業數字化關鍵資源,內聯省內實體經濟應用場景,加速數字經濟先進科技成果在晉轉化,降低數字化轉型門檻,進一步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以全方位、全鏈條、全周期的數字化生態服務體系,為山西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動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