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媒體赴重慶參訪:發掘巴渝山水之美 探尋“雙城”發展新機
中新網重慶4月16日電 (記者 劉相琳)“行走中國·2023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川渝行”重慶段行程15日在重慶榮昌結束。過去一周時間里,來自21個國家的28家海外華文媒體赴重慶,旨在發掘巴渝山水別樣之美,探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機遇,向世界講述重慶高質量發展故事。
此次活動由重慶市委統戰部、重慶市委宣傳部、四川省委統戰部、四川省委宣傳部和中國新聞社聯合主辦。活動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參訪重慶江北區、兩江新區、潼南區、榮昌區,實地了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布局、工業現代化、科技創新、營商環境、特色文化旅游、鄉村振興等內容。
重慶兩江新區具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全國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等“國字號”招牌,已形成兩江協同創新區、禮嘉智慧公園、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等創新平臺。約30平方公里的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是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平臺。50家國內外高校院所遍布區域內,已建成科技研發平臺140余個,聚集院士團隊25個,導入高端研發人才2900余人。
參觀完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后,加拿大紅楓林傳媒集團總編輯姚風明感慨道,在這么小的區域內,聚集如此多的高校和科研團隊,讓他仿佛置身東部沿海地區。他認為,這里聚集的智慧能量,今后將會產生眾多創新成果,進而帶動區域發展。
重慶江北區正持續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選區建設,以“夜經濟”“四首經濟”等為切入點,實現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競相涌現,經濟發展總量、質量、結構、效益全面躍升,將消費玩出了“國際范兒”。
澳大利亞澳華電視傳媒副總編輯楊軍說,無論是人潮如織的“觀音橋商圈”活躍度,還是酒肆林立的“大九街”時尚度,都集中表現了重慶這座山城的人文“辣度”,完美呈現出重慶外向型而新潮的“包容度”。而上述場景與人文底蘊疊加,必將形成重慶江北“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選區”的“加速度”。
重慶潼南區地處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的一軸一帶(成渝主軸、渝遂綿示范帶)核心位置,是重慶的農業大區、川渝核心保供基地、全球頂級檸檬產區,擁有全國首批現代農業示范區等20余個國家級“金字招牌”。
“潼南農業企業科技含量很高,尤其是檸檬產業。潼南的檸檬不僅是原始生產,還包括了深加工、育苗等全產業鏈,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將大有可為。”走出潼南檸檬脫毒種苗繁育中心,阿聯酋《迪拜新聞網》總編輯楊志紅對記者說。
重慶榮昌區有折扇、夏布、陶器三大國家級非遺。近年來,榮昌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小鎮”,以榮昌特色文化賦能旅游發展,打造以夏布文化為代表的夏布小鎮、以榮昌陶文化為代表的安陶小鎮,以及以移民文化為代表的萬靈古鎮等重點景區。
“榮昌陶制作精美,讓人嘆為觀止。作為海外華文媒體,我們要把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世界。”《德國僑報》總編輯劉貴江說,德國的瓷器非常有名,希望榮昌陶器和德國瓷器將來能相互交流學習,讓榮昌陶產業更好地發展。
中國新聞社重慶分社社長李安江表示,海外華文媒體是聯通中外的友誼橋梁、文化紐帶,為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傳播新時代中國聲音作出了獨特貢獻。“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高層重慶行”從2015啟動以來,已舉行了七屆。此次活動,大家滿懷期待而來,期盼滿載而歸。相信動人的川渝故事將在海外華文媒體的報道,特別是融媒體報道中生動精彩。
據了解,在結束了重慶參訪行程后,參訪團一行將繼續深入四川,參訪四川省自貢市、宜賓市、雅安市、成都市。(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