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共同尋找下一代前沿低碳技術,“碳尋計劃”啟動助力減排

    發布時間:2023-03-24 15: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 題:共同尋找下一代前沿低碳技術,“碳尋計劃”落地助力減排

      中新財經記者 夏賓

      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全球性挑戰。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作為減少碳排放、保障能源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之一,對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23日,一項旨在連接創新技術研發方和產業力量,推動前沿 CCUS技術走向規模化應用的“碳尋計劃”正式在京啟動。據悉,這是中國CCUS領域首個由科技企業發起的大規模資助計劃,資金規模在億元人民幣級別。

      該計劃由騰訊聯合產業伙伴、投資伙伴和生態伙伴共同發起,將聚焦下一代前沿的CCUS技術,通過靈活的催化性資本,公開征集創新技術的項目方案,打造有示范性作用的落地項目,孵化有正向經濟性潛能的初創企業,同時助力 CCUS基礎能力建設。

      規劃中期望能夠落地5到10個技術試點,加速5到10家初創企業,孵化數個可持續工具或平臺,最終實現千萬噸級的減排。

      在多元化的綠色低碳技術組合體系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它在降低工業流程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有巨大應用潛力。

      考慮到中國的資源稟賦和產業結構特點,CCUS對于中國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更具有戰略重要性。2022年8月,多部門聯合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將通過科技創新行動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其中重點強調了CCUS技術。

      但CCUS是長環節、跨領域、眾路線的多技術產業,科技創新與前沿技術的落地將成為成本下降與規模應用的關鍵。而前沿技術從科研試驗走向大規模應用,面臨著風險大、成本高、建設周期長、基礎數據缺失等一系列挑戰;亟需創新機制的資金、資源、技術、能力的系統支持以加速規模化落地,回應碳中和的需求。

      “碳尋計劃”由此誕生,其針對不同階段與類別的項目開放三大創新通道,通過試點支持——支持前沿技術的首個工業場景示范項目、初創孵化——加速有正向經濟性的早期創業項目的商業孵化、能力建設——支持構建行業基礎能力、數據和標準(如數據庫、固碳效益監測工具、數字化能力等),推動前沿技術走向規模化應用。

      在啟動會上,17位專家組成的“碳尋計劃”專家委員會向社會發出倡議:支持創新型CCUS技術的試驗、示范及相關研究平臺的建立;鼓勵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機構密切合作;國有和民營企業結合各自優勢,共同支持CCUS關鍵技術的研發、應用和商業化運營;進一步提升社會各界對CCUS技術的認知,鼓勵多方參與CCUS技術投資和項目建設;廣泛開拓CCUS技術國際合作的機會,探索建立CCUS國際聯合實驗室,推動創新性、顛覆性CCUS技術在中國的試驗與示范。

      十余家產業、投資、生態合作伙伴也將紛紛開放自己的能力,共同以公益的心態、連接的力量、前瞻的判斷,打造可持續的影響力。

      在啟動會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致辭中指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后,CCUS技術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不僅成為世界各國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戰略性技術手段,同時也是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選擇。CCUS的發展離不開持續推動的技術創新。

      在李高看來,“碳尋計劃”為CCUS技術研究機構、初創團體在技術創新、基礎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資金和業務支持,符合推動中國CCUS發展工作需要。

      他也對“碳尋計劃”落地提出四點建議,包括充分發揮好企業、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協同推進的作用;為技術創新主體、初創團體在技術示范、產業合作、商業支持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持;堅持高標準并及時總結支持低碳技術發展的經驗,發揮標桿效應,帶動更多資源共同推動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發揮好專家團隊和合作伙伴的橋梁作用,協調多方科研力量和產業資源,推動國內CCUS產業界和學術界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互通。(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91gav|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小说|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7m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高清|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 日韩黄色片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久久|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的视频|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久久精品视频国产|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下载|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6一12呦女精品|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国产精品lv|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