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鄉村觀察:一片桃林何以開拓鄉村共富路?
中新網湖州3月19日電 (童笑雨 徐徐 劉潮)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城山溝的“3D”花海又在“朋友圈”火了。千畝桃花怒放,如海如潮,遠觀氣勢磅礴,近賞俏麗嫵媚,就像落下了十里胭脂云。一早便有游客前來取景“打卡”,在相機鏡頭中定格春天的色彩。
3月19日,和煦的陽光照耀城山溝,這里除了有十里桃花、油菜花、蘿卜花組成的震撼“3D”立體花海,還有熙熙囔囔的“車龍”。數百輛前來賞花打卡的私家小車、旅游大巴車,早已停滿了城山溝兩個大型景區停車場。可是在村口,依舊還有不少車輛陸續駛入,進村道路上排起了兩條“長龍”。
“清明節前后,賞花游進入高峰期,城山溝每天接待三萬多人。尤其是周末,和平鎮需要出動交通警察在村里各個路口疏導交通,才不至于堵車。”浙江省湖州市和平鎮城山村黨總支書記黃慶華介紹。
村民莫英明一邊在停車場指揮著游客停車,一邊拿著對講機讓村民趕緊來幫忙。他說:“每年桃花節、采桃節、曬秋節,真是人山人海,忙不過來。不過心里是真開心,我們村成了‘明星村’,我們收入也翻了幾倍呢!”
一片桃林何以開拓鄉村共富路?花海的爛漫中,是蓬勃發展的鄉村旅游為全民共富鋪就的快車道。
2009年3月,城山溝舉辦首屆桃花節,到今年已是第十五屆。城山溝的桃林從原先的不足百畝,增至如今的4000余畝。每年春天,油菜花、蘿卜花、桃花、映山紅相繼綻放,展現出“一層花海一層色”的立體花景。通過各種花卉品種搭配,使城山溝賞花期延長了2個月。
除了春天賞花外,近年來,城山溝陸續推出了桃家塢鄉村酒店、云上漂流、天幕燒烤、叁花營地、極地滑車、飛天魔毯、青葉咖啡等多個新業態,形成了運動休閑、山野度假的優質鄉村文旅產品。
近日,湖州城山溝第十五屆桃花節如期開幕。當天,城山溝涌入了1萬多名長三角的市民、游客前來賞花、度假。
湖州市長興縣政協副主席、和平鎮黨委書記林敏表示,城山溝景區以“桃”為媒,用“繡花”功夫做精鄉村旅游產品,通過農旅融合,深耕桃文化,延伸桃產業,做強了極具本土特色的鄉村旅游產業。自媒體、短視頻讓更多長三角地區的網民知曉了城山溝,也讓無數游客向往山溝里的爛漫春天。
“這是我的家鄉,能把事業扎根在城山溝,我何其幸運。”城山溝景區負責人陳小究這樣感慨。
早年,陳小究經歷了幾次創業失敗,終于在摸爬滾打中,開始帶領村民走鄉村旅游之路。從一個水庫邊的農家樂起步,直到城山溝榮獲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陳小究和村民們都沒想到,一片桃林真的可以開拓一個窮山溝的鄉村致富路。
城山溝桃花節、采桃節常辦常新、越辦越火。文旅節慶活動逐漸呈現“溢出效應”,城山溝培育了花海旅拍、鮮果采摘、避暑納涼、民俗體驗、美食養生、親子研學等鄉村休閑旅游新業態,實現了“四季有美景,旅游無淡季”的喜人態勢。
二十年歲月變遷,城山溝從一個勞動力輸出鄉村,轉身成為勞動力輸入鄉村。每年的采茶、采桃期間,城山溝吸納了和平鎮等周邊鄉鎮9000余人次勞動力。當地農民,每年靠旅游服務、農產品銷售,年收入可達到3萬元至10萬元不等。
2022年11月,陳小究榮獲文化和旅游部頒發的“全國鄉村文化與旅游帶頭人”稱號,這也是城山溝獲得的第七個國家級榮譽。
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和成熟,旅游消費逐漸從“觀光”轉向“休閑”,從“名勝”走向“鄉野”。
長興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黨委委員李家斌表示,對鄉村旅游來說,游客想看的不僅是那片花海,而是追求理想生活體驗感。城山溝經過20多年的打磨,軟硬件都很扎實,每年推陳出新,有不斷變化的主題和內容。同時開放辦節,讓游客期待參與,體驗沉浸式鄉村度假新方式。
如今,隨著每年50多萬人次游客的涌入,130多位村民入職城山溝景區,在家門口吃上了穩定的“旅游飯”。原先在外面打工的村民歸來了,開起了民宿、餐廳、咖啡廳、露營營地,生意十分紅火。
林敏感嘆:“節假日,城山溝里的賞花游雖然堵車了,但人面桃花相映紅,村民的心舒暢了、笑容多了、腰包鼓了,鄉村共富之路更寬闊了。”(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