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間土豆到“青藏臻選” 青海助企暖企“土玩意兒”搭電商快車
中新網青海大通3月16日電 題:從田間土豆到“青藏臻選” 青海助企暖企“土玩意兒”搭電商快車
中新網記者 張添福
田間地頭的土玩意兒黑土豆,經過包裝,打造品牌,再通過電商銷售,亦成了緊俏貨——這是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帶來的“意外收獲”。
“過去,這樣的黑土豆除了農戶自己留著吃之外,只有很少一部分靠著毛驢車、三輪車拉出去賣,銷路很窄。”土生土長于大通縣的楊成錄16日對中新網記者說。
楊成錄所在的青海眾輝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大通分公司負責當地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他們為黑土豆打造“果品涵”商標,設計包裝,通過認證等環節,在網絡銷售。
“原本每斤價格一元左右的黑土豆,現在能賣到四元,”楊成錄說,“有多少就能賣多少。”
面對這樣的“意外收獲”,楊成錄給黑土豆的種植方“加壓”,“現在黑土豆的銷量已經提了上去,要做大產量。可以依靠‘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帶動整個片區的農戶種植更多高品質的黑土豆。”
說起土豆加工而成的粉條,堪稱青海農村最普通的食材之一。“以前作坊生產粉條,傳統上按捆賣,或者裝在蛇皮袋里賣,”如今,楊成錄所在的企業通過電商,粉條年銷售額過百萬元不成問題。
土豆、粉條、牛羊肉、青稞酒、藜麥麥片……楊成錄介紹,依托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企業整合供應鏈資源,挖掘優質網貨產品,打造農特產品供應鏈基地,注重包裝和品控,以直播等線上新零售模式,帶動鄉村產業振興。
從3月15日18時許開始直播,昵稱為“90后的尕媳婦”的蔡甲偉,其快手小店僅用3小時30分鐘,累計成交額超32萬元,累計成交訂單近8000單。
“這個數據還不是最高的,”蔡甲偉是楊成錄所在公司的合作直播主播之一,“我接觸直播帶貨不到半年,不僅助力鍋碗瓢盆等工業品的下鄉流通,還包括農畜產品的上行進城。”
而為擴大農產品上行規模,楊成錄謀劃給農畜產品策劃品牌、設計包裝、拍攝圖片、撰寫方案,并打造“青藏臻選”“果品涵”“景陽川”“山城嶺”等系列品牌。
記者從青海省商務廳獲悉,今年,青海商貿領域以提振恢復消費專項行動和助企暖企春風行動為抓手,謀求實現2023年首季“開門紅”。
這段時間,楊成錄日程滿滿。15日,他剛從橫琴考察結束后回到青海,“我們在青海省商務廳的支持下,積極去外地考察,希望將青藏高原的好產品,特別是農畜產品賣到香港、澳門等更廣的地區。”
楊成錄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銷售額達到8000萬元。“青海省商務部門和當地政府給我們牽線搭橋,解決了流動資金,我們就能采購更高品質的農畜產品。”
新時代,楊成錄擁有更宏大的計劃,謀劃打造青海電商助農直播聯盟基地,“我希望將先進經驗和模式輻射到青海省所有的區縣”。(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