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逐夢寰宇問蒼穹 在國博感受中國載人航天三十年非凡歷程

    發布時間:2023-03-01 11:12:00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走進國博感受中國載人航天三十年非凡歷程

      逐夢寰宇問蒼穹

      本報記者 柴雅欣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展覽以“回望飛天路、奮進新征程”為主題,首次面向社會公眾全面系統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發展歷程和建設成就。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實施,2022年“三步走”戰略任務圓滿完成,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目前已正式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三十年篳路藍縷,中國載人航天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著一棒跑,探索出一條中國式的載人航天發展道路。展覽猶如一幅時光長卷,徐徐展開逐夢寰宇的壯闊征途。

      多件珍貴實物模型亮相展覽,觀眾可進艙游覽“太空之家”

      2月28日上午,記者走進國家博物館西大廳,神舟十三號返回艙、空間站組合體1∶4模型、天和核心艙1∶1模型、長征系列火箭模型……一件件大型實物展品分布在展廳各處,讓參觀者仿佛置身“太空家園”。

      白色的艙身,碩大的個頭,天和核心艙1∶1模型位于展廳中央,不少觀眾駐足艙前拍照留影。艙門一側,人們排起了長隊,準備進入艙內,親身體驗航天員的在軌生活。

      走出艙門,抬頭向上看,只見“天宮”正翱翔。這是空間站組合體1∶4模型。“在空間站組合體模型下仰望,觀眾們可以體會從地球望向空間站的浩瀚感受。這也是空間站組合體模型首次以大比例的形式在展館中完整呈現。”國家博物館策展工作部設計師劉澤龍說。

      在核心艙模型的左后側,立著一個上窄下寬的“大鐘”。與其他“白白凈凈”的展品不同,它銀色的外身布滿被燒蝕過的棕褐色痕跡。這是一件曾親臨太空的珍貴展品——神舟十三號返回艙。去年4月16日,正是它搭載著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平安返回地球。

      返回艙身后,一面巨大的降落傘從高處垂下,紅白相間的條紋格外醒目。當返回艙穿越大氣層后,這面降落傘如一朵紅白大花瓣在空中層層綻放,助力返回艙從高速狀態下降到一個航天員可承受的著陸速度。

      除了“大物件”,還有“小細節”。展柜中,記者看到了多本載人飛行任務的綠皮飛行手冊、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寫給航天員的信,還有我國進入太空第一人楊利偉的飛行日記。“在載人航天工程里,‘人’的參與貫穿始終,蘊含著深厚的人文情懷,這也是展覽重點呈現的部分。”劉澤龍說。

      “原先短期駐留的時候,航天員攜帶氧氣瓶就可以。而長期駐留就要利用電解制氧,解決航天員的呼吸問題。說起來簡單,其實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在再生生保技術展示區,航天愛好者郝先生向一同來參觀的同事們詳細介紹著眼前這臺線路密布、設計復雜的電解制氧裝置。

      再生生保技術是實現航天員從短期飛行到長期在軌駐留的關鍵性技術,系統主要由電解制氧、二氧化碳去除、微量有害氣體去除、尿處理、水處理、二氧化碳還原六個裝置組成。目前,中國空間站成功實現空間站大氣、水等資源循環再生,水的總再生回收率達99.4%,空間站內空氣實現100%循環再生,每年節省約六噸上行補給。

      展品記錄了中國載人航天追求卓越的足跡,工程全線共取得4000多項發明專利

      展覽現場,“太空衣櫥”前圍滿了前來“打卡”的觀眾。通體純白、軀干像盔甲、四肢像面包——由中國自主研制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塊頭最大、人氣最高。

      航天員出艙活動,是載人航天三大關鍵技術之一。而身處環境惡劣復雜的太空中,能夠保護航天員“太空行走”安全的,便是艙外航天服。

      “飛天戰袍”來之不易。2004年,我國啟動艙外航天服研制,盡管積累了一定基礎,但面對的依然是一個全新領域。形象地講,一件艙外航天服其實就相當于一個微型載人航天器,近百種單機產品、數萬個零部件,都要裝到只有一件衣服大小的空間里,難度可想而知。

      談起攻克艙外航天服技術難關的艱辛歷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時任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陳善廣記憶猶新:“讓我們自己培養的航天員穿著我們自己的艙外航天服出艙,當時給的研制時間是不到四年,壓力很大。我們向時間、進度要效益,踏踏實實把一天當兩天用。”

      “神舟七號報告,我已出艙,感覺良好!”2008年9月27日,航天員翟志剛完成首次太空出艙。當時,他身穿的是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代艙外航天服。后續,研制團隊持續開展優化設計,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在神舟十二號乘組出艙時亮相,成為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航天服之一。

      艙外航天服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是中國載人航天發展的生動縮影;一件件展品,記錄了中國載人航天追求卓越的足跡。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短期飛行到長期飛行,從艙內到艙外,從單船到組合體飛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線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一次次讓“不可能”變為“可能”。

      “空間應用系統發射場試驗隊”“天舟四號發射場試驗隊”“神舟十四號飛船發射場試驗隊”……在載人航天精神和文化展區,幾面紅色的隊旗高高懸掛在展牌上方。走近看,細心的觀眾會發現:每一面隊旗上,都簽了許多名字。

      在所有航天工程中,載人航天是最復雜的。立項之初,工程有七大系統,到空間站階段增至十四大系統及上百個分系統,參與單位多達上千家,涉及數十萬科研工作者。

      “太空級”成就背后是大協作、大團結。“實施這樣宏大的工程,沒有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沒有全國大協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

      大協作并非“人海戰術”,而是凝聚合力的集中攻關、合理科學的資源配置。“西安和上海的發動機、天津的太陽翼電池片、河南的電連接器、上海的電池、四川的元器件……前一天還在工廠里,第二天就能‘飛’到北京的總裝車間。”有專家這樣形容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

      自主創新是中國載人航天高質量發展的源源動力。三十年里,我國先后突破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探索出“三垂一遠”測試發射、“N+1”空間站交會對接技術驗證、一級半構型火箭直接入軌等創新方案;自主研制出8型飛行器和3型火箭,貨運飛船貨重比居世界第一;創造性設計能夠開展拓展實驗的飛船留軌艙,建立完備的陸海天“三維一體”測控體系,制定全空域、全速域、全剖面分段逃逸策略,核心元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據統計,工程全線取得4000多項發明專利,推動航天產業跨越發展,并輻射帶動微電子、機械制造、化工、冶金、紡織、通信等領域快速發展,極大促進我國科技水平整體提升。

      新一代載人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等產品模型在展覽中首次亮相,載人月球探測未來可期

      方寸之大,蘊藏無限可能。超冷原子物理實驗柜、空間冷原子微波鐘……一系列空間站“同款”裝備在展區陳列。“這些科學實驗柜相當于把實驗室搬進了太空,能滿足多項科學研究與應用項目的研究需求。”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應用發展中心主任張偉說。

      中國空間站“永遠值得期待”。記者在展覽介紹中看到,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空間站三艙部署的多個科學實驗柜將在四大領域開展上千項科學實驗,突破特種材料制備、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高精度時頻系統、量子精密測量等應用核心關鍵技術,取得一大批空間應用成果。

      “小麥-魯原502”“小麥-航麥六號”“玉米-航玉35”……展柜中,一排形似蛋殼的透明器皿中分別放著不同的種子,而它們也有共同點——都是“飛天種子”的后代。

      “造船為建站,建站為應用”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建設發展的初衷。國家太空實驗室的研究與民眾日常生活關系密切,航天育種是典型代表。與傳統育種技術相比,太空育種最大優勢在于空間誘變材料的變異率高、育種周期短,可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創制出性狀優良的種質資源。如今,小麥新品種“魯原502”是全國小麥種植面積第二大品種;水稻品種“Ⅱ優航1號”高產、抗病、適應性廣,創造百畝再生稻單產世界紀錄,是我國應用航天育種技術育成推廣面積最大的水稻品種。

      逐夢蒼穹,中國載人航天不會止步于近地軌道的“天宮”,目光早已投向38萬公里之外的“月宮”。2020年12月17日,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采樣返回,共計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其中部分月球樣品入藏國家博物館,用于面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此次展覽展出了56克月球樣品,透過一枚“水晶球”,觀眾可以一覽來自月球的痕跡。

      新一代載人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等產品模型也在展覽中首次亮相,載人月球探測未來可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此前透露,我國已經完成了載人月球探測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深化論證,突破了新一代載人飛船、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關鍵技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載人登月任務實施方案。這些工作為載人月球探測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已經具備全面開展工程實施的條件。

      月球是人類拓展和開發利用地外空間的理想基地和前哨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人“九天攬月”的夢想也將如筑夢“天宮”一般如愿成真。(中國紀檢監察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日韩GAY小鲜肉啪啪18禁|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99|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9热在线日韩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麻豆 |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秋霞久久国产精品电影院|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成人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中字|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 日韩视频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