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日本“專守防衛”方針出現重大轉變
2022年,受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加速傳播及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日本全年疫情形勢吃緊,物價出現大幅上漲,經濟民生處境艱難。面對疫情和物價上漲雙重壓力,日本民眾期望政府在政策立法方面能夠及時出臺行之有效的對策,但從民調結果及內閣支持率來看,日本民眾對政府應對并不滿意。不過,與經濟民生領域政策立法乏善可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政府借俄烏沖突之際刻意渲染危機與威脅,為修改憲法尋找借口,加強安保領域立法。
“安保三文件”引外界擔憂
2022年,岸田文雄政府調整國家安保戰略文件力度前所未有,這引發國際社會,特別是地區國家的高度關注。
12月16日,日本以內閣決議的形式出臺了新修訂的《國家安保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及《防衛力整備計劃》三大安保文件。安保文件明確提出日本將發展“反擊能力”,大幅提高防衛費至GDP的2%。分析人士認為,日政府此次調整修改國家安保戰略文件力度前所未有,為戰后以來首次,標志著日本“專守防衛”方針出現重大轉變。文件一經曝光,日本國內外反對之聲立現。分析人士指出,未來數年日本“專守防衛”原則或將發生重大變化,東亞地區安全穩定形勢將受到嚴重破壞。
眾所周知,戰后以來,由于和平憲法的存在,日本的防衛力量發展受到約束。根據和平憲法精神,日本僅維持最小限度的自衛性質的武裝力量。日本堅持“專守防衛”的原則,不發展進攻性武裝力量。
然而,新安保文件規定的“反擊能力”允許日本發展中遠程巡航導彈等防區外打擊能力,并可對敵方基地等目標發起直接攻擊。不僅如此,所謂“反擊能力”還為日本在并未受到直接攻擊的情況下發起主動進攻提供了可能。
有日本媒體分析稱,今后根據需要,日本可以依據新安保法,以行使集體自衛權為由,在未受直接攻擊的情況下運用“反擊能力”。比如當美軍遭受攻擊時,日本可以對美軍提供支援,主動向對方發起攻擊,這在事實上賦予日本發動先制打擊的權利。日本安保問題專家指出,新安保文件已經突破了傳統意義的“專守防衛”,標志著戰后日本防衛政策出現重大轉向。
今年以來,日本密集出臺多項舉措強化日美軍事同盟,加強日澳防衛合作,密切日本北約協調,以周邊國家為假想敵,積極構建四邊機制、印太經濟框架,并圖謀參與五眼聯盟、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等小圈子。此外,日本政客還將俄烏沖突與東亞局勢生拉硬扯,鼓吹核共享,在印太地區與域外國家密集開展各種規模的聯合軍演和軍事訓練。甚至在經濟領域,安保也成為日本最關心事項,通過經濟安保立法聯合美西方排擠鄰國。
民生領域立法乏善可陳
與在安保領域“大動作”相比,日本政府在民生領域動作緩慢,民眾不滿情緒上升,這也直接導致首相岸田文雄的支持率一降再降。
受進口商品價格飆升與日元貶值疊加影響,日本物價漲幅創有統計以來新高。日本于3月、4月、7月、9月多次出臺對策措施應對物價上漲,包括向特定群體發放現金,提供燃油補貼,向地方政府轉移支付等,然而民眾對此并不滿意。為促進經濟復蘇,從根本上消減物價上漲壓力,日本10月又出臺了“大規模綜合經濟對策”,擬制了30兆日元的刺激經濟計劃,但財政惡化的風險同時加劇。
岸田文雄就職以來,高舉“新資本主義”政策口號,但一年時間過去后,日本經濟狀況未見明顯起色,在沒有取得任何成效的情況下岸田的經濟政策開始黯然褪色。
在民眾因疫情和物價上漲而生活負擔增大的背景下,安倍遇襲、舉行國葬及“統一教”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民眾對政府不滿情緒上升,多名閣僚因丑聞或與“統一教”關系問題而相繼解職,岸田內閣支持率持續下降至30%的危險區域。
此外,作為岸田內閣今年在民生領域政策立法的重要成果,《兒童基本法》《兒童家庭廳設置法》獲得國會通過。“兒童家庭廳”將于明年春季正式啟動,對涉及兒童的政府職能實行一元化管理。岸田內閣還計劃在2030年明確提出兒童相關預算倍增的目標。
新興領域立法動作頻頻
近年來,網絡犯罪在日本呈高發態勢,2021年度首次超過1萬起。4月,日本新修訂《警察法》頒布實施,根據新法,警察廳增設“網絡警察局”,對此前分散于警察廳生活安全局、警備局、情報通信局的涉網工作職能進行一元化管理。此外,還新成立了全國性執法隊伍“網絡特別搜查隊”,負責對重大案件的調查。
為遏制網絡誹謗、網絡中傷等網絡暴力,凈化網絡環境,6月,日本對《刑法》進行了修訂,提高了對侮辱罪的量刑標準。按照新的《刑法》,網絡中傷構成侮辱罪的,最高可判處1年有期徒刑或30萬日元罰金,而此前最高只能判處30天以下拘役或1萬日元以內罰金。
為強化對網絡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6月,日本還對《電子通信事業法》進行了修訂,規定網絡運營商在向第三方提供網絡用戶瀏覽記錄等個人信息時,有義務告知本人并公開相關信息,如果違反,將被責令整改。
為強化網絡安全,日本進一步強化了網絡防衛力量,3月,日本新整編組建“自衛隊網絡防衛隊”,并于10月宣布將大幅擴編至現有規模5倍以上。有日本媒體報道稱,防衛省還計劃導入“積極網絡防御”體制,允許政府部門和自衛隊發起先發制人式網絡攻擊。
日本政府還決定設立新的防御網絡攻擊領導機構,取代現有的“內閣網絡安全中心”,并進一步擴充權限,統轄自衛隊和警察廳的網絡力量。
此外,日本還通過相關法律修訂,強化對網絡相關產品的監管力度。
6月,日本為加強對小型無人機的監管,對《航空法》進行修訂,規定對于起飛重量超過100克的無人機,所有人必須登錄“無人機登錄系統”進行網絡備案,領取“一機一碼”的無人機識別碼,并在無人機上安裝識別碼自動發送裝置。否則,放飛未備案無人機被視為違法行為。(法治日報 記者 蘇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