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牙修復納入醫保還差“臨門一腳”
時本
近日,國家醫保局在其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2945號建議的答復(以下簡稱“答復”)。針對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將缺失牙修復納入醫保報銷范疇的建議,答復指出,為解決群眾“看牙貴”問題,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國家醫保局指導和推動四川醫保局牽頭種植牙耗材省際聯盟采購,倡導全國各地積極參加。
答復稱,目前已會同四川醫保局開展了大量摸底調研,基本掌握了種植牙耗材臨床使用特點、價格水平、市場競爭格局,以及相關醫療服務收費構成,并征求有關專家、醫療機構和行業協會的意見,形成初步的思路和方案,目前正在加緊修改完善。這透露出的信息是,將缺失牙修復納入醫保并非不可能,只不過,在此之前,還需要想方設法降低缺失牙修復的價格。
這是穩妥和合理的做法。因為醫保基金要考慮自身的承受力,臨床必需、價格合適,是納入醫保的前提條件,假如“看牙貴”的問題不發生根本改變,貿然納入醫保將會給醫保基金帶來難以承受之重,引發新的問題。所以,無論是否將缺失牙修復納入醫保,目前都只能一門心思推進種植牙降價。這其實也在為將缺失牙修復早日納入醫保創造有利條件。事實上,將缺失牙修復納入醫保,就差大幅降價這個“臨門一腳”。
將缺失牙修復納入醫保,在近來推出的系列舉措當中,也可初見端倪。比如不久前國家醫保局在調查種植牙價格構成的基礎上,推出了價格專項治理舉措,其中明確,三級公立醫院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全流程調控目標為一顆牙4500元,要求種植牙項目分解成本“技耗分離”,并針對全流程總價調控。這是明顯的“打包價格”思維,和近年來提倡的按病種付費(DRG)改革方向契合,也就是患者住院治療費用不再按項目付費,而是按病種打包付費,每一個病種都有一個支付標準。這就意味著,將缺失牙修復納入醫保不僅是已有打算,而且在行動上也在逐步靠近。
每顆4500元的醫療服務費用調控目標,是目前針對三級公立醫院的最高限價,在這個價位之下,種植牙服務收費還存在很大的降價空間,限高不是終點,尋找合理低價才是目的。當價格達到理想的低點時,就具備了納入醫保的條件,而納入醫保又可起到促進價格進一步下探的作用,這樣一來,就會形成價格螺旋下降的良性循環。這在化解“看牙貴”的同時,還有望為醫保按病種付費趟出了一條新路,有望在其他的可選醫療消費領域復制。
這次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不僅摸清了價值貴在哪里,而且技耗分開,采取精準降價;不僅限價、耗材集采等手段已經推出,而且納入醫保等后備手段,也已納入考慮范圍。這次治理已動真碰硬,非以前的舉措所能比。民眾有理由相信,高昂的牙科收費將很快回落到合理水平,再加上納入醫保等措施配套推出,“看牙貴”這道困擾民眾多年的難題,有望因此迎刃而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