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讓博物館之城產生更大魅力
范迪安 讓博物館之城產生更大魅力
“北京博大、壯美的文化氣場,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它整體構成的文化氣象,讓每一位搞藝術的人能從中得到滋養,在內心深處形成蓬勃的力量。”在2022北京文化論壇上,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作為美術界嘉賓接受記者采訪時談道。
范迪安認為,北京文化氣場之博大、之深厚,是他們今天從事藝術創作的精神力量。北京具有豐厚的文化積淀、現代的革命奮斗文化精神、改革開放奮發蓬勃的文化氣象,對文藝工作者有著巨大熏陶,生發起崇高的藝術理想、堅定的文化自信…… 這些都會轉化成具體的、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
在論壇上記者提問說,您不僅是美術教育家,您還策劃了很多大型展覽,您作為策展人,如何看待北京的博物館之城建設?范迪安回答說,北京的博物館建設,這些年來得到長足發展,這方面的成果特別具有價值,作為一座首都城市,重要的特征就是博物館、特別是藝術類的博物館,由此來體現一個國家的文化驕傲。范迪安談到,博物館最大的特點,就是薈萃本國的文明結晶,尤其是藝術創作的結晶,通過一件件文物、一件件藝術品,構筑成一個關于國家和民族的故事,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首文化史詩。北京的博物館建設在大踏步發展,有像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這樣國家級文博機構,向公眾展示豐厚的收藏,尤其是進行很多公共教育活動,讓文物活起來、讓藝術品動起來,讓公眾來博物館接受終身的審美教育。
范迪安指出,博物館、美術館是美育的終身課堂,它和學校美育不同,它是社會美育的重要場所,也是一個文化家園,使得北京人的文化生活不斷立體起來。當然還要繼續做好規劃,在“十四五”期間還要加強這方面的建設,使北京的博物館之城產生更大魅力。
范迪安還說,北京自20世紀以來,有許多名家、名師、藝術家在這座城市生活。建議把這些藝術名家生活的場景、創作的場域博物館化。一個街區展示在這里生活過的文化名人,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城市文化普及,能夠增加首都市民的文化自豪感,首都的故事理所當然要包括這些文化名人。
文/本報記者 崔毅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