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助浴”需更多政策助力
耄耋之年,洗澡對于老人卻“難于上青天”,很多失能老人的洗澡頻次更是以年計算。面對子女的照料,隱私又常常成為他們憋紅了臉也“講不出口”的難題。在這一背景下,助浴服務應運而生。相較于傳統的家政護理,助浴師群體中還有不少年輕面孔。(7月26日《北京青年報》)
2022年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明確提出,支持社區助浴點、流動助浴車、入戶助浴等多種業態發展,培育一批專業化、連鎖化助浴機構,鼓勵“子女網上下單、老人體驗服務”。北京市民政局也聯合出臺了《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對中職、專科、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給予4萬元至6萬元的入職養老服務行業獎勵。然而,發展“老人助浴”并非易事,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首先,雖然很多老年人都有助浴需求,但洗澡本是一件極為隱私的事情,老年人又相對傳統一些。讓“老人助浴”服務得到廣泛認同,需要醫療衛生機構、社會組織等持續優化服務、加大宣傳力度,幫助老年人及家庭轉變觀念。
其次,相關部門亟需規范助浴服務的行業標準和操作流程,既保證從業者的專業性,又能在發生意外后明確責任。比如,一些地方圍繞操作環境、操作安全、操作方法、監督管理等做出具體規定。為防止出現意外,企業可與第三方保險公司合作來承擔一定風險。
第三,給予助浴服務人員入職補貼,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行業;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落實持證上崗服務;探索完善養老金補貼方式,降低老人經濟負擔。如浙江平湖、山東青島等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助浴服務。
“老人助浴”的意義,不只是幫老人洗澡,更在于守住他們的尊嚴。各級政府和全社會須共同努力,推進“老人助浴”健康發展,更好地提升廣大老年人生活品質。
(付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