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環衛工人的戰疫時間:在工作中看到勝利曙光
【解說】除了不斷減少的陽性感染者數字,59歲的趙驪云還能從生活垃圾的清運規律中感受到疫情的好轉。
趙驪云是吉林市高新區環境衛生管理中心的環衛工人,4月12日,她凌晨3點起床,穿好防護裝備和同事們一起趕往工作地點。
在吉林市實施最嚴格的管控措施時,居民的生活垃圾由社區統一傾倒,垃圾箱會瞬間爆滿;如今在部分“無疫小區”,居民已可自行倒垃圾,垃圾量瞬時減少。
趙驪云自3月初當地暴發本輪疫情時便駐守一線。清理路面、打掃小區,消毒并轉運居民的生活垃圾,她和同事每天都工作12個小時以上。
吉林市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有2378名環衛工人奮戰在城區,為確保不出現新的疫情傳播點,所有人員均實行“閉環管理”。
【同期】吉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環境衛生管理中心清掃隊隊長 朱楓
因為疫情之前我們的環衛工人達到400多人,因為疫情“閉環管理”,現在每日在一線工作的只有100多名環衛工人。每天對小區的生活垃圾進行轉運,對設施設備全天進行循環式地消殺。
【解說】趙驪云俯身揮動工具時,護目鏡和面屏總是起霧。東北地區清晨低溫,她還要隨時拉緊衣領保持體溫。消毒工作和密不透氣的防護服給環衛工人帶來很多負擔。
【同期】環衛工人 趙驪云
我可能年紀大了,體力不如從前,現在疫情期間人員少,垃圾量大,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但我們能克服,我們能盡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解說】趙驪云從事環衛工作已有20多年的時間,明年將退休。熟悉“片區”附近一草一木的趙驪云對記者說,這里原來有很多飯店,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恢復往日的繁華熱鬧。
記者 呂盛楠 石洪宇 吉林市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