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農業技術員的一天

    發布時間:2022-04-06 13:33:00來源: 人民日報

      農業技術員的一天(經濟新方位·春耕一線)

      春暖風徐,寧夏平原的千里沃野生機盎然:拖拉機牽引著各類農機在連片的田地里來回作業,新種的麥苗奮力吐著綠芽。這一切,徐占國看在眼里,喜上眉梢:“小麥春播因降溫推遲了3天,出苗卻一天都沒耽誤,看來今年又是個豐年!”

      今年58歲的老徐,已在銀川市賀蘭縣農技中心做了30多年農技員。每年春耕他都會異常繁忙:跑農田、查農資、看水利……記者跟隨他蹲點田間地頭,體驗火熱的春耕一線。

      新增套種,向每畝地多要100公斤糧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走在常信鄉田坎上,徐占國神情嚴肅:“這幾天就要種大豆和玉米了,可不敢大意!”

      說話間,田坎兩旁不時出現的大片綠苗,是一個月前已經種下的小麥。“這是寧夏專門開發的優良、早熟品種,畝產少說有500公斤!”迎風生長的麥苗惹人憐愛,老徐停下腳步,小心翼翼踏進田間細看。

      每株苗上都是兩片綠葉圍著一簇嫩芽,“長得好啊!前幾天還是‘一葉芯’,今天已經‘二葉芯’了!”徐占國表示,“春耕首戰告捷,接下來要看大豆的表現了。”

      三句話不離大豆,老徐的重視是有原因的——今年農業農村部下達寧夏大豆玉米套種任務80萬畝,縣里很多鄉鎮都是第一次采用這種模式,就是在以前單獨種植玉米的地里,現在同時要種植大豆,做到玉米穩產的同時,能增收一茬大豆。他告訴記者,玉米套種大豆在我國已有近20年的技術探索,只要為農戶做好技術保障,每畝玉米地可增產大概100公斤大豆。

      說話間,老徐已來到立崗鎮幸福村村民劉立新的屋外。“我那1000多畝小麥已經種妥了!留的400多畝玉米地套種大豆,麻煩再幫忙瞧瞧!”劉立新對老徐說。

      劉立新的農田就在不遠處。徐占國跟著他來到地里,先是蹲下細細翻看土壤,又站起來粗略地目測了農田的寬窄,最后一邊拍掉手里的土,一邊滿意地說:“不錯,土都碾細磨平了,再養一養就能翻地播種。”

      “這是第一次套種,我加了10多個微信群,有本地農機公司的,也有外省種植大戶的,每天看大家討論套種的要領,心里基本有數了。”劉立新言語間透露著信心,種糧近20年,小麥、玉米的種植早已輕車熟路。為了做好今年的玉米大豆套種,他不僅上網自學,而且找了不少專家請教,筆記都寫了五六十頁。

      “放心,套種播種的時候我會來地里盯著,出不了錯。”臨別時,徐占國的這句話,更讓劉立新吃下了定心丸。

      科學播種,確保農作物茁壯生長

      “老馬,在家沒?我們來躲躲太陽。”春日下午的陽光曬得人睜不開眼,在村里走訪了大半天的徐占國又累又渴,敲開幸福村村民馬學明的家門。

      “農資公司昨天送來了大豆的種子,我們正打算拌種吶。”馬學明從麻袋中抓起一把金黃色的大豆種子遞到記者手里,一股淡淡的豆香撲鼻而來。

      “這叫寧豆7號,產量高,抗倒伏,是寧夏農科院自己培育的。”徐占國拿過一顆細細摩挲:“這個品種好,成熟的時候能長90多厘米。”

      院壩內的兩個大大的塑料桶格外顯眼。馬學明把徐占國拉到塑料桶旁問:“徐技術幫忙看看,拌種的料弄對沒?”

      “你記住一個比例就錯不了:10公斤種子用30毫升制劑攪拌。”徐占國一邊說著,一邊彎下腰撈起桶里的大豆種子聞聞:“這個氣味沒問題,放心。”

      拌種,是春耕播種前對種子用菌劑進行處理,使其更容易在土壤中存活、發芽。

      “播種前要記得做好種子包衣。”徐占國提醒老馬,種子播種前不但要拌種,而且還要用另外的制劑對種子進行包裹,俗稱包衣。“種子下地后能迅速吸水膨脹,隨著種子發育和幼苗生長,包衣制劑的各種有效成分會緩慢釋放,幫助種子幼苗抵抗病蟲害、加快生長發育。”他說。

      如今,生物制劑等各類技術手段廣泛應用于春耕生產,確保作物在生長階段萬無一失。“這片田地剛用平地機壓過,但是還沒壓細。”徐占國來到馬學明房前的農田,仔細查看土地的平整程度:“看,還有成塊的土塊,這可不行,最好再讓平地機壓一遍。”

      “放心,我今年雖然只套種了100畝,但準備工作肯定要齊備,絕不打馬虎眼!”馬學明告訴記者,國家有撂荒地整治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各項政策,今年為了鼓勵玉米套種大豆,又增加了每畝350元的套種補貼,只要認真種糧食,農戶絕不會吃虧。“我作為種糧大戶,一定把糧種好。”他說。

      節水增效,不浪費春灌的每一瓢黃河水

      在立崗、常信等鄉鎮的幾個村走訪了一天,不知不覺,時間已至傍晚。正要啟程往回趕,徐占國的手機響了起來。“過陣子就要春灌了,我擔心麥苗喝不飽,想額外申請去抽渠里的水可以嗎?”電話那頭,傳來常信鄉丁北村村民樊軍焦急的問詢。

      “看看去!”不到10分鐘,徐占國便駕車來到樊軍的家里。“去年11月做了冬灌,地里就不會缺水,加上這次春灌,你的禾苗不會喊渴的!”趁著點點星光,老徐繞著樊軍的麥田和玉米地轉了一圈,勸慰他道:“現在提倡節水增效,莊稼能喝飽就行,灌水太多反而不利于作物生長,還白白浪費金貴的黃河水。”

      在賀蘭縣,莊稼人對黃河有著誠摯而熱烈的感情:這里地處寧夏平原,黃河穿城而過,一直都是當地農業灌溉最主要的來源。徐占國告訴記者,黃河的水量緊張,寧夏“以水定產”,將農業取水配給細化到區縣,農作物灌溉由田間水渠實行定量控制,而不是任意取水、大水漫灌。

      在徐占國看來,以水定產,定量灌溉,既能讓作物“喝飽喝好”,又不會因為農戶貪心多灌造成“淹苗”減產,同時能節約黃河取水,一舉多得。“比如小麥,實行定量灌溉,相比早些年農戶自行漫灌,一畝麥田每年至少節水300來斤,同時增產兩成。”他說。

      在節水的總體要求下,冬灌愈發顯得事半功倍——每年11月,老徐都會提醒鄉鎮按時開閘,讓農戶們在嚴冬之前給地里灌上一遍“儲備水”。

      這是每年大地上凍之前,母親河對這片千里沃野的親撫。沁入大地的黃河水不僅有助于防風固沙,而且能在北方寒冷的冬季,起到涵養水源、減少病蟲害的效果。“可以說,春耕始于冬灌。”徐占國告訴記者,只要做到按時冬灌,春耕后再做到按時追肥、補灌,豐收便指日可待了。

      “水稻每年要灌水4次,其次是小麥、玉米。近年來,為了節約黃河水,寧夏提倡種植耗水少、性價比高的糧食作物。”為樊軍講解小麥春灌、追肥的要領后,時間已是深夜。回程的路上,徐占軍明顯輕松不少:“農業結構在優化,但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從來沒變。干了一輩子農技員,眼瞅著春耕技術在不斷進步,我也在不停學習充電,就是想為國家糧食安全盡一點力。”

      本報記者 張 文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 丁香六月婷婷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最新资源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日韩在线视频导航|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freesexvideos精品老师毛多|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国产乱码一二三四区五区|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亚洲精品少妇30p|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四虎国产精品永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凹凸|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