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從亞洲象棲息地到瀕危野生動植物,代表委員就保護生物多樣性建言

    發布時間:2022-03-10 11:02:00來源: 新京報

      從亞洲象棲息地到瀕危野生動植物,代表委員就保護生物多樣性建言

      建立“象長制”統籌協調亞洲象保護

      云南野象團北巡南歸、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從“瀕危”降為“易危”……這些頻頻登上“熱搜”的好消息,印證了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取得的諸多成效。

      然而,目前全球生物多樣性普遍受威脅的形勢還在持續惡化。未來,生物多樣性保護怎么做?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就此提出了建議。

      保護生物多樣性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保護生物多樣性,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

      “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三個層次。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20年評估結果顯示,全球生物多樣性普遍受威脅的形勢還在持續惡化。

      我國的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也是最早簽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下降的勢頭基本得到控制。

      中國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修復,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各類自然保護地數量達到1.18萬個,面積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8%。我國生態紅線劃定面積也不低于陸域國土面積的25%。

      我國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取得扎實成效,實施了大熊貓等瀕危物種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系列專項保護規劃和行動方案,建立了251處野生動物救護繁育基地,促進了300余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的恢復與增長。

      將對瀕危野生動植物實施搶救性保護

      近年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正不斷向前推進。

      去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中國昆明召開。中國率先出資15億元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正式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出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等一系列重大舉措。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和國家戰略區域的本底調查與評估,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8%左右。到2035年,典型生態系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得到全面保護。

      今年3月3日是第九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國家林草局表示,“十四五”期間(2021年至2025年),中國將實施亞洲象、海南長臂猿、東北虎、中華穿山甲、四爪陸龜等48種極度瀕危野生動物和百山祖冷杉、巧家五針松、白花兜蘭等5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及其棲息地搶救性保護;開展普氏野馬、麋鹿、朱鹮等15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野化放歸;對分布極度狹窄、種群數量稀少或生境破壞嚴重的水杉、東京龍腦香等100種植物,開展遷地保護和最小人工種群保留。

      建議1

      建立珍稀瀕危植物價值評估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生龍表示,珍稀瀕危植物資源具有重要的經濟、生態、科研、觀賞等價值。目前珍稀瀕危植物的價值評估體系尚未建立,這些價值不能得到全面體現。

      “珍稀瀕危植物價值評估體系的缺失影響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的推進。”他指出,在缺少珍稀瀕危植物價值評估體系的情況下,無法對植物的不利改變及其引起的生態系統功能退化作出準確評估。同時,珍稀瀕危植物價值評估體系的缺失,導致無法實現對部分非法采伐、毀壞、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等危害國家珍稀瀕危植物的行為精準查處。

      李生龍建議由生態環境部牽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配合,盡快建立珍稀瀕危植物價值評估體系。明確野生植物評估范圍。按照植物受威脅程度,分步將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納入價值評估范圍。

      在評估標準上,他建議先確立基準價值,充分考量植物的保護等級、瀕危程度、植物物種在分類學上的獨特性和代表性、與農作物的親緣關系、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物種資源保育價值等因素,對每個物種的生態、科學、社會價值進行綜合評估后確定價值基準。在基準的基礎上,結合野生植物物種珍稀瀕危程度對野生植物受損程度、受損數量等確定一個系數標準。在確定相應的調節系數時,可綜合考量植物的受損程度、遺傳狀況、生長繁殖狀況、分布區域等因素。

      建議2

      修復提升棲息地質量 引導亞洲象穩定生活繁衍

      去年,亞洲象北上南歸,引起廣泛關注。全國人大代表、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委統戰部部長曹慶華介紹,1958年建立的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1980年建立的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都是以亞洲象保護為主的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近30年來,野生亞洲象從182頭增加到300頭左右,由于象群數量的不斷增加,約三分之二的亞洲象溢出保護區常年在外活動。目前普洱市已成為亞洲象主要的棲息地,目前監測到有10群181頭亞洲象常年活動在普洱市境內,種群數量約占全省亞洲象總量的50%以上。

      亞洲象國家公園建設已經提上日程。針對亞洲象國家公園建設,曹慶華建議建立“象長制”負責落實機制,統籌協調亞洲象保護與肇事防范工作。同時以自然修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結合的方式,開展棲息地生態系統恢復工程,建設食源地和廊道等,采取建設硝塘、飲水池、泥塘等人工干預措施,修復和提升亞洲象棲息地質量,引導亞洲象穩定在棲息地內生活繁衍。連通重要棲息地之間的生物廊道,促進種群間的基因交流,破除公路、鐵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對亞洲象遷徙造成的障礙。

      平衡大象保護和當地居民安全的問題也備受關注。曹慶華建議,加強亞洲象防護隊伍能力建設,以人員跟蹤監測為主,運用遙感、北斗衛星、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亞洲象生態感知體系。他提到,針對肇事風險高的象群,按“一象一策,一群一策”的方針,提前研判活動趨勢及危害程度,制定應急預案,通過手機APP、短信、高音喇叭廣播系統等精準推送、發布預警信息。

      建議3

      推行野生動物損害救助基金、保險制度

      2021年以來,多起野生動物進入居民區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云南亞洲象北移、野豬破壞莊稼等給沿途和當地造成了大量財產損失。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稱,隨著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野生動物與人類的接觸可能更加頻繁,由此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可能也會增多。

      他表示,目前關于野生動物損害賠償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條例并不完善,建議建立健全野生動物損害賠償制度,出臺關于野生動物損害賠償的專門法律法規,使地方出臺的規定有上位法依據,同時對補償范圍、補償標準等進行統一規范。

      同時推行野生動物損害救助基金、保險制度。鼓勵社會各界通過公益捐贈等方式建立野生動物損害救助基金,對受到野生動物傷害的人群進行救助。推廣野生動物損害商業保險,增強野生動物損害賠償保障能力。

      潘碧靈建議加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及活動范圍監測工作。制定入侵動物及對生態平衡破壞較大的野生動物名單,適當捕獵缺乏天敵、繁殖快、對生態系統威脅較大尤其是對人類人身財產威脅較大的野生動物。

      潘碧靈還提出,應開發基于衛星、無線電定位的手機APP,對亞洲象、東北虎、狼等對人類威脅較強的野生動物采取衛星定位、無線電項圈等手段監測其活動范圍。當此類動物接近人類居住區時,通過手機APP及時向附近居民發出預警信息。

      建議4

      制定珍稀瀕危動植物極小種群保護計劃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林業局副局長、陜西省林業科學院院長昝林森長期從事生物科學研究。在兩會上,他提出了加強秦嶺野生動植物極小種群保護的建議。

      昝林森稱,秦嶺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和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地區,擁有種子植物種3883種(其中一半以上屬中國特有種,318種為秦嶺特有)、陸生脊椎動物種58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2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9種。

      不少物種屬于極小種群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種群,如秦嶺冷杉、珙桐、大果青扦、秦嶺石蝴蝶等,它們分布范圍狹窄,野外存活數量極少,地震、泥石流、雪災等極端天氣或自然災害有可能構成這些物種野外滅絕的風險。

      “極小種群的生態價值不容小覷,比如秦巴山區的珙桐,最新研究發現,其中的活性物質(喜樹堿)不僅能幫助人類抗癌,還可用于減肥。”

      對此,昝林森建議在國家層面研究制定珍稀瀕危動植物極小種群保護計劃,如遷地保護、擴繁培育等。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逐步推進,使這些極小種群達到消除風險、不斷復壯的目的。開展秦嶺野生動植物極小種群普查,組織專業技術團隊,制定普查方案,分別進行野生動植物極小種群調查,包括生境因子、分布情況、種群數量、潛在威脅等,全方位掌握其本底情況。同時實施野外科學監測,包括人工擴繁野外歸回種群和原地保護種群。定期進行評估,調整保護措施。

      建議5

      建立生物多樣性大數據管理制度

      記者注意到,今年不少黨派提案也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

      民革中央提案建議,構建生物多樣性法治保障體系,建立生物多樣性大數據管理制度,與國際社會大數據共享,加強外來生物入侵防范。

      提案認為,近年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在法治保障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法律制度的體系性構建不足,法規制度多而龐雜。

      提案建議完善“一圈兩庫”立法體系。“一圈”指生態圈,“兩庫”指物種多樣性庫和基因多樣性庫。建議將散狀、單一的生態圈保護辦法囊括到一個立法體系中,實現“兩庫”管理法制化。對名錄較少且有重要執法價值的物種和基因形成立法名錄。對具體物種分布構建群體基因多樣性庫,追蹤生物個體來源范圍,為精準打擊不法行為、重點監控物種分布和保護情況提供基礎評估數據。

      針對生物多樣性數據共享不足的問題,提案建議建立生物多樣性大數據管理制度。構建區域性數據中心,規范生物多樣性資源與分布狀況數據資源的收集、整理和使用辦法。建立物種種群專題數據庫,對區域生物多樣性資源精準識別。

      同時優化大數據共享辦法,形成數據聯動管理,在立法、執法、司法各環節形成保護協作。采用地面監測、近地面遙感、衛星遙感等技術,建成生物多樣性分布數據庫。通過與國際社會大數據惠益共享,加強外來生物入侵防范,形成生物基因來源地追蹤機制。

      新京報記者 張璐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蜜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9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99ri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2017国产精品自拍|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麻豆|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精品无人码麻豆乱码1区2区|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国产乱码精品一品二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91精品国产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