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共青團持續提升固邊穩邊興邊組織力和服務力 “青力量”在衛國戍邊中閃閃發光
4月8日,在共青團中央開展的“山海為鄰 青春建功 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主題宣講暨三沙衛國戍邊青春故事宣講活動中,云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技術保障隊三級警長鄭何胄昀,講述了題為《去有風的地方——將青春綻放在戍邊一線》的故事,表達了戍邊青年“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時代強音。
與越南、老撾、緬甸3國接壤的云南,邊境線長4060公里,有8個邊境州市、25個邊境縣,16個跨境民族。在這里,許多青年扎根邊陲、守護國土、強邊興邊,建功立業。自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以來,云南持續加強邊境地區基層團組織建設,提升了共青團固邊穩邊興邊的組織力和服務力。
在巡邊護邊中厚植家國情懷
“陡峭的長坡、狹窄的山道、深不見底的山林,讓我心驚膽戰,也讓我更加敬佩戍邊戰士。”當跟隨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刀里二級邊境聯防所的隊員巡邊之后,云南農業大學的施琳感慨,“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
滄源縣糯良鄉賀嶺村刀里自然村與緬甸佤邦勐冒縣司崗惹鄉來耕村毗鄰,海拔2100米、距刀里自然村10公里的刀里二級邊境聯防所,負責管控173和174界碑之間的3.14公里邊境線,是全縣離村寨最遠、海拔最高的邊境聯防所。聯防所承擔著衛國戍邊、護林防火、打擊偷獵、植保、宣傳等工作。
今年寒假,團滄源縣委組織“返家鄉”社會實踐大學生來到該聯防所,聯防隊員不僅帶領同學們體驗了巡邊的艱辛,還現場講了一堂守邊巡邊護邊的微團課。“看到那些和我年齡相近的青年在邊境一線默默奉獻,我由衷地敬佩。”楚雄師范學院的馬劍林說,“他們不是生來勇敢,而是選擇了責任與擔當。”
為厚植扎根邊關的家國情懷,云南各級團組織不斷組織青年到邊境一線開展邊防慰問、愛國主義教育、邊防聯誼、巡邏巡防等主題團日活動。同時,團組織將“國門講堂”搬到邊境一線,通過理論宣講、火塘夜話等形式,不斷加強對邊境團員青年的思想引領。如團臨滄市委以邊境老支書、佤山青年宣講團為主講人開展“請黨放心強邊有我”“我們都是收信人”的國門思政課,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界碑村的黨委書記講團課活動,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的“國門青年望天樹大講堂”“守邊青年圍爐夜話”,都依托邊境村寨的鄉土文化資源,激發了青年愛邊護邊、守邊固邊的家國情懷。團瀘水市委聯合海關、派出所、邊防站、國門小學等青年力量,組建邊境團建聯盟,在三河村、片馬村成立5個“巡邊臨時團支部”,助力強邊固防和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的建設。
為促進邊疆與內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各級團組織除帶領青年尋訪邊境外,還舉辦“民族團結進步同心營”等實踐活動,常態化組織邊境地區各族青少年到昆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研學,讓他們開闊眼界的同時,也向內地青少年講述邊關故事。
為邊境地區創業青年賦能提效
日前,來自中緬邊境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弄島鎮的40名青年,參加了團瑞麗市委組織的直播創業培訓,還前往青年創業者集聚的多寶之城、樣樣好珠寶直播基地學習。
瑞麗是國內主要的珠寶翡翠集散地之一,從全國各地涌入瑞麗的創業就業青年中,有主播近4萬人。2019年,云南翡翠王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翡翠王朝”)在瑞麗成立了珠寶玉石直播基地——“多寶之城”。翡翠王朝團支部書記杜佳磊介紹,多年來,翡翠王朝通過黨建帶團建,以“政府+電商平臺+直播基地”運營管理模式,推動珠寶玉石直播行業的發展。2022年青年服務工作站建立以來,為凝聚直播青年起到了積極作用。
為保障青年在邊境地區的長遠發展,各級共青團發揮平臺和聯盟作用,開展青年創新創業培訓,積極幫助青年拓寬資源渠道,為邊境地區創業青年賦能提效,拓展他們的專業技能、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
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麻栗鎮茨竹壩村,每當600余畝萬壽菊花開成海時,村團總支書記田文粉都要和村里的青年在花海中采摘鮮花。她說,村團總支服務企業的同時,還組織村里的青年參加培訓,增強了共青團在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中的支撐力量。
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也使騰沖市猴橋鎮猴橋社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當地團組織凝聚青創力量,把草果培養成“一村一品”青年創業項目,返鄉青年在一些過去要專門組織人員巡邊、護邊的地方種植草果,鞏固了邊防。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縣的團組織,通過“黨建+團建+企業+合作社+邊民”的產業發展模式,鼓勵青年種植紅心柚、佛手瓜,養殖生豬、肉雞,打造“下灣子柚”等品牌,拓寬了邊境村寨青年的增收渠道。
普洱市江城縣勐烈鎮大寨村的李思晨,大學畢業后回鄉創業。創業初期,團縣委為他辦理了創業貸款,并邀請他參加各類種植養殖培訓。如今,他的公司每年向社會提供能繁母牛1000余頭,帶動周邊100余戶農戶就地就業,每年還為2000余人提供養殖培訓。
畢業于四川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的90后返鄉青年、西雙版納云博水產養殖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敏奇,多年來致力于保護、開發和恢復瀾滄江原有魚類種質資源,為養殖戶無償提供各種規格魚苗和技術扶持,帶動養殖戶3000余戶,被漁民稱為瀾滄江上的“好漁人”。2023年,王敏奇成為第十屆“云南青年創業省長獎”獲獎者。
為支持青年守邊有事業,各級團組織持續實施創業貸款扶持項目、創業就業培訓等邊境青創項目,推薦重點產業創業青年參加各級青年創業大賽、“創業省長獎”等項目,為扎根邊疆的青年不斷提供政策支持。
為傾聽戍邊青年心聲,了解他們的急難愁盼,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今年,團云南省委、團昆明市委及多個地州的團組織,都開展了調研,并將“支持青年在衛國戍邊中建功立業”作為2024年“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的主題。
2021年中老鐵路開通后,昆明正式托管磨憨,成為全國唯一一座擁有“邊境線”的省會城市。為關愛戍邊人員子女,團昆明市委從今年3月起,在磨憨鎮實施“昆磨同行 奔跑少年”衛國戍邊人員子女青少年綜合素質提升志愿服務項目,常態化為戍邊人員子女提供志愿服務。
“邊境興則邊疆穩,邊民富則邊防固。”團云南省委副書記許思思說,共青團將立足自身優勢,整合資源,與相關部門共同努力,以更加優化的政策、健全的保障,為青年安心留邊境、守邊有事業提供更多支持。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