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聽見向“新”力|人工智能上“新”
新要素 新產業 新模式 新動能
聚“新”力 育“新”能 壯“新”勢
2024
向“新”而動
蓄能未來
從科學研究到藝術創作,從金融分析到自動駕駛,歲末年初,人工智能領域接連上“新”,成為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引擎。
“只需要對著話筒輸出語音指令,我身后的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就會根據你的需求創作出包括AIGC圖片、應用程序、簡歷、新聞稿等各類高質量產品,讓人眼前一亮。”新華社記者近日走訪位于安徽合肥高新區的“中國聲谷”了解到,目前“中國聲谷”入駐企業超過2200家,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形成了以智能語音、人工智能產業為核心,網絡安全、量子信息、空天信息等產業共同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人工智能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合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人工智能產業處處長盧傳發表示,“我們創新平臺建設不斷加快。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在語音、語義、AI芯片、工業聲紋數據庫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在人工智能領域,科大訊飛迭代推出了星火大模型3.0,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中文預訓練模型。”
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百花齊放,為各行各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近日,由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DigiLab實驗室使用原創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作的水墨動畫短片《龍門(Dragon Gate)》獲得巴西Tietê(“鐵特”音譯)國際電影獎實驗短片單元最佳影片獎。
《龍門》由師生團隊聯合開發制作而成,從2023年初開始嘗試訓練水墨風格的AI視頻生成模型,經過大量反復試錯,在掌握AI動畫制作關鍵技術的基礎上,團隊開發完善了水墨插畫風格的文生視頻、圖生視頻、視頻風格化等AI流程。
算力、算法、數據,被視為人工智能產業和技術的“底座”。我國正在建設的“東數西算”工程可以為大模型提供強大算力支撐;同時,多地正在建立數據交易所,未來各行各業的交易數據都可應用于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
2021年成立的上海數據交易所,已經實現掛牌數據產品達1700多個,單月數據交易額超1億元。“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取決于我們數據生產要素的發掘、流通和使用。所以我們也特別期待上海數交所和各方能夠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數據能夠放心地供得出,安全地流得動,極大規模地使用出來。”上海數據交易所副總經理韋志林表示。
光有數據還不夠,如何讓它釋放價值,算力就是另一個要牽住的“牛鼻子”。2022年,貴州入選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之一,貴安新區成為重點打造的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之一。進入貴安新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樞紐節點·主算力基地,整齊排列的服務器正24小時不間斷地為相關企業提供算力支持。
貴安新區大數據科創城產業集群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琨介紹,“現在這個地方是一個算力基地,它的算力規模能達到274P,存力在33P左右。我們這個項目具備智算、通算、超算的復合型算力,計劃在2025年的9月30日完工。”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我國算力總規模全球第二,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4400家。
未來已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人工智能是推動中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驅動力量。擁抱新產業,搶抓新機遇,方能創造新未來。
“我們現有的技術進一步實現跨越式推進,這可能是顛覆性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站得高,看得遠,要想得深,要在全球處于引領的狀態。”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朱啟貴說。
記者:孫青、有之炘、吳斯洋
金劍、屈彥、孫蕾、李昂
編輯:吳煒玲、張歡、劉在
制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