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明浸潤鄉土 新風吹拂心田——鄉村移風易俗成效見聞

    發布時間:2023-10-12 11:2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 題:文明浸潤鄉土 新風吹拂心田——鄉村移風易俗成效見聞

      新華社記者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聚焦推動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一項項有力舉措破除鄉村的陳規陋習;一個個典型模范帶動鄉親們見賢思齊;一場場民間宣講讓文明新風浸潤人心……

      長效治理 全面覆蓋

      “過去不少人家辦酒席都是大魚大肉、好煙好酒,一場席下來花費大幾萬,浪費不說,還形成了攀比的風氣。”說起村里曾經的陋習,一生秉持勤儉家訓的王揚鐸很是不滿。

      為破除陳規陋習,前些年,王揚鐸所在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坌處鎮三門塘村成立了紅白理事會。耄耋之年的王揚鐸被推選擔任會員,全情投入這份工作,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更新村規民約、擬定婚喪簡辦制度明細……

      “先前還需要我們上門去勸、多方協調,如今大家都自覺按照統一的規模和標準,集中在‘合約食堂’辦酒。”王揚鐸告訴記者,一桌花費不超過200元,村民得到了實惠,村里風氣一新。

      “一群親朋好友、幾張舊桌椅、幾道家鄉的特色菜……在村里依舊可以把婚禮辦得精彩又難忘。”金秋9月,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梅源村返鄉創業姑娘葉學真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自己在村文化禮堂的婚禮照片,短短一天,收到了百余條點贊和祝福。

      “簡辦儀式的倡導和當代年輕人的觀念相契合。”云和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俞海波說,縣里積極依托文化禮堂等陣地打造移風易俗館,開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宣傳活動,塑造鄉村文明新風尚。

      9月開學前夕,安徽省合肥市48中肥東分校禮堂內氣氛熱烈,一場莊重又溫馨的高校學子集體升學禮在這里舉行。

      “這樣的升學禮儀式感滿滿,拋棄過去繁重的‘人情風’,真正以孩子為主角,為他們邁入人生新階段上好重要一課。”回憶在儀式現場第一次聽到孩子訴說對家長的感恩之情,學生家長汪為很動情。

      升學宴大操大辦、盲目攀比之風一度在不少地方盛行。自2019年起,肥東縣依托遍布城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通過組織學生家庭參加慶祝儀式、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等形式多樣的集體升學禮,傳播文明新風。2023年暑期,肥東縣參與集體升學禮活動的準大學生家庭共有1516戶,4000余戶家庭承諾拒辦升學宴。

      模范帶動 引領風尚

      “比起彩禮的高低,我更看重女兒婚后的幸福。”聊起女兒的“零彩禮”婚事,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潭丘鄉璜陂村婦聯主席何冬英說,婚俗新風是為新人卸下“甜蜜的負擔”,也是為雙方家庭的經濟壓力“松綁”。

      何冬英“零彩禮”嫁女兒的事很快傳遍十里八村,潭丘鄉利用這一移風易俗典型的示范作用,順勢成立了“何大姐工作室”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每當村里有新人要辦婚禮時,志愿者們就會上門宣講,加強對村民婚喪嫁娶等傳統風俗的引導。

      截至2023年初,“何大姐工作室”已開展各類宣傳宣講活動60余場次,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210余份,節省婚嫁開支80萬余元。

      今年年初,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光明路街道雷村黨總支書記李瑞濤的祖母離世。家里除了父輩,其他人免穿孝服,沒有嗩吶、鞭炮,精簡儀式,沒有鋪張的酒席,親朋不納禮金。

      “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在村里樹立移風易俗的榜樣。”面對親人的猶豫、鄉親們的非議,李瑞濤態度堅定。

      每到清明節,在集體墓地旁設立工作點倡導文明祭掃,用鮮花替換村民的紙花;聯系街道婦聯、司法所等相關單位,開展孝善敬老講座和相關法律法規普及……在李瑞濤的努力下,村民們漸漸接受了“厚養薄喪”的觀念,簡辦儀式,不僅減輕了經濟負擔,還讓整個村子的衛生情況、精神面貌等有了很大提升。

      村道整潔,屋舍儼然,茶園青翠欲滴……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沙坪鎮賽陽村坐落于烏云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村黨總支部書記夏志敏回憶起推行禁放煙花鞭炮舉措的經歷,感慨良多。

      過去逢年過節,村民們總喜歡放炮,全村一年燃放的鞭炮價值高達幾十萬元,高山有機茶園土壤里的高氯酸鹽超出有機標準幾十倍。

      “為了保護環境,禁燃禁放勢在必行。”面對村民們的反對,夏志敏組織了很多場屋場會,帶著村干部挨家挨戶一輪輪上門做工作。幾年后,土壤情況好轉,茶園鮮茶收益大幅增長,大家打心眼里接受了這項決定。

      “開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歸根到底是為了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更加幸福。”夏志敏說。

      激勵宣傳 深入人心

      “控制辦酒規格、做好家庭衛生都可以積分,到超市兌換商品。”廣東茂名電白麻崗鎮坑內村村民陳大姐受到文明家庭積分制的激勵,主動向村干部了解移風易俗的相關規定。

      據了解,坑內村把移風易俗的各項行為轉化為數字積分,提高村民踐行文明行為的積極性。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廣東省多地通過大數據為鄉村治理注入科技動力,借助互聯網和數字化手段創新宣講形式,通過推廣網上祭掃、網上積分等典型做法,讓鄉風文明蔚然成風。

      “正常人情才珍貴,親朋鄰里多滋味。變味人情真可憐,一經風雨就粉碎……”一位老漢、一副快板、一串巧句,引得農牧民陣陣歡呼。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扎魯特旗魯北鎮農場村黨員孫強和他的“老孫話文明”招牌欄目遠近聞名。

      2019年5月,“老孫話文明”在扎魯特旗融媒體平臺開設專欄,通過村民微信群、“大喇叭”“村村響”廣播站,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草原書屋等線下志愿服務宣傳陣地,以快板形式宣講倡導文明新風、破除陳規陋習的內容。

      “老孫話文明”團隊已在農牧民群眾間宣講2000余次,受眾近400萬人次。

      祁連山下,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西灘鄉的邊麻掌村眉戶戲業余劇團以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為切入點,讓群眾在喜聞樂見的“老曲新詞”表演中,漸漸轉變觀念。

      黑土大地,遼寧省沈陽市舉辦“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小戲小品大賽優秀作品展演,以移風易俗為主題,觀眾在笑聲中感受到弘揚時代新風的意義……

      移風易俗、文明鄉風正日益融入并影響改變著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的生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6719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91精品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日韩在线天堂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动漫精品| 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国产精品毛片AV久久66|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1国产盗摄 | 国产精品东北一极毛片|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国产成人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 国产精品熟女高潮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国语自产拍精品香蕉在线播放| 九九热这里只有在线精品视 | 久久99视频精品|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