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2023最美醫生:肩負使命 服務基層

    發布時間:2023-08-21 11:0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我叫劉永生,今年64歲,我的家鄉在秦嶺腳下、黃河岸邊。”8月18日上午,村醫劉永生操著濃重的陜西口音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廳介紹著自己。

      劉永生是陜西省渭南市潼關縣秦東鎮寺角營村荒移衛生室的村醫。1976年,他高中畢業后,回到村里成為一名“赤腳醫生”,這一干就是47年。“在村子里,我邊看病、邊學習、邊琢磨,不管是中醫的針灸、拔罐、推拿按摩、手法復位,還是西醫的導尿、接生、洗胃,鄉親們需要的,我都學習。”

      改革開放后,劉永生曾一度想離開村子。“但是當我想起我的那些患者,他們在彌留之際,不喊自己的兒女,卻喊著我的名字,還有的人說‘兒子在電話里,永生在我身邊’”,他就又留在了村子里。

      8月19日是第六個中國醫師節,為大力弘揚崇高職業精神、偉大抗疫精神、中國醫療隊精神,在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和第六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中央宣傳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3年“最美醫生”先進事跡。8月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劉永生等“最美醫生”代表與記者面對面交流。

      以仁心仁術造福當地人民

      今年,習近平總書記給援中非中國醫療隊隊員回信,鼓勵隊員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弘揚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以仁心仁術造福當地人民,以實際行動講好中國故事,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援盧旺達醫療隊隊員、內蒙古自治區第四醫院外科主任、“最美醫生”李俊升,自2007年以來,先后6次在我國政府援助盧旺達的馬薩卡醫院和基本戈醫院工作了近10年。面對當地實際困難,李俊升等醫療隊員救治病人“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們用自制腹帶保護術后患者的腹部;為骨折患者自制牽引架;有時沒有加壓輸液器,他們就用自己的雙手去加壓輸液。

      在馬薩卡醫院,李俊升曾接診過當地一個18歲的小伙子,他是孤兒,后腹膜長了一個腫瘤。由于瘤體非常靠近下腔靜脈,當地醫院拒絕給他做手術。他聽說馬薩卡醫院有中國醫療隊,就來求助,李俊升正是接診醫生。“患者這么年輕,如果現在不手術,他將來沒有出路;如果手術了,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能正常,我們覺得這個風險值得擔。”

      經過中國醫療隊的精心準備,歷經3個半小時,患者的瘤體被順利分離,最終手術成功。小伙子出院的時候,在中國醫生手上用盧語寫了一行字,當地醫院的護士說這行字的意思是:“非常感謝你們,中國醫生,是你們給了我生的希望。”

      “最美醫生”見證了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

      這幾年,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援外醫療工作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隨著我國援助非洲醫院和醫療點數量的不斷增加,前來就診的當地患者越來越多。以李俊升所在的盧旺達基本戈醫院來說,以前每年就診的患者有一兩萬人,現在達到三四萬人。援助醫療設備的不斷升級,也大大方便了醫生們在受援醫院的工作。以前血液科只能做血、尿、便常規檢測以及瘧原蟲涂片檢查等,現在可以進行血液生化檢查、激素水平測定、瘧原蟲免疫反應測定等,原來的黑白超聲也換成了彩色超聲。

      這些年,國家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投資不斷加大。原來,劉永生的村衛生室比較簡陋,現在已是“五室分離”的標準化衛生室,可以做化驗、制氧、心電圖。“過去我給病人復診,天晴一街土,下雨滿街泥,一個藥箱一把傘,一方鋪蓋路上蓋。現在是道路平、路燈明,衛生室門前停有120,如果有人把疾病發,10分鐘后到他家。”

      來自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康敏也入選了今年的“最美醫生”。參加工作18年,康敏一直從事急性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工作,也曾親歷了登革熱、甲流、寨卡、中東呼吸綜合征和新冠病毒感染等各類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

      康敏這些年的工作經歷見證了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2009年,甲流流行時,廣東省內市一級疾控中心才剛剛具備了PCR核酸檢測能力。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現在不僅能夠快速開展多病原學的檢測,還能對病原體的基因進行測序和同源性分析,技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使命感是他們堅持的動力

      在記者見面會上,醫生們還談到了自己從醫的初心。

      劉永生兩歲時,右腿意外骨折,他家里很窮,沒有錢看病,母親十分著急,放聲大哭。“村黨支部知道后,動員了村上的黨員干部,你一塊、他八毛,給我家捐了20塊錢,及時治好了我的病,才沒讓我落下殘疾。”劉永生說,母親常常念叨:“娃呀,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當個醫生,要讓沒錢的人都能看得起病,一輩子不要忘了鄉親們給咱的幫助。”

      后來,劉永生有機會學醫,并成為一名醫生。當時,他就認準了這個職業,要把守護鄉親們的健康當作一生的事業。為了讓鄉親們在最需要的時候能第一時間找到自己,劉永生就住在村衛生室,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只要我身體還干得動,這個習慣我就一直堅持下去,繼續做好鄉親們身邊的‘健康守門人’。”

      “面對那么多需要治療的病人,必須要有一顆仁愛的心,才能做好。”李俊升說,在盧旺達的醫院,有的患者需要手術,但一檢查發現合并HIV(艾滋病病毒)感染;有的病情很嚴重的患者卻沒錢住院,但是如果他們得不到治療就會落下殘疾。面對這些問題,李俊升和醫療隊員總是主動捐錢、捐物,積極救助當地患者。

      “對于我這個‘老兵’來講,能用自己所學實實在在地幫助他們,促進他們的健康,同時也能為祖國援外醫療做點事,挺有意義。”李俊升說。有時候他甚至在想,這樣可能挽救的是一個家庭的幸福和未來,所以自己吃點苦、受點累,不算什么。

      與醫院里的醫生不同,康敏所從事的公共衛生事業關注的是群體健康問題,這些公共衛生的處方實際上具有社會公平屬性,人人都能享有。

      康敏舉例說,手足口病在嬰幼兒中是非常常見的腸道傳染病,而且容易在幼兒園暴發。洗手是非常有效和經濟的預防手段,專家經常說洗手要20秒,小朋友們其實不太明白。對此,入園宣傳的基層疾控工作者想了很多辦法,“我們告訴小朋友,你一邊洗手一邊唱歌,唱生日快樂歌,兩遍就夠了”。康敏說,通過一系列措施,進幼兒園就洗手得到普及,這樣極大地減少了手足口病在幼兒園暴發的風險,同時患兒重癥、死亡的風險也大大減少了。

      已經干了近50年村醫的劉永生說:“現在我慢慢老了,為了能讓村上的人繼續在衛生室看病,我兒子畢業以后,也成了村衛生室的一名鄉村醫生,我孫女上大學也學了醫學專業,我要把治病救人這個事繼續做下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无限制|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综合精品国产|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国产AV国片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