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瞄準關鍵核心技術,未來需要什么樣的技術領軍人才——專訪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姚郁

    發布時間:2023-06-20 15:3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高考填報志愿如火如荼,面對新技術、新需求、新專業,即將步入大學校園的莘莘學子如何在國家所需領域找到自己未來發展的廣闊天地?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姚郁曾告訴大一新生,“從現在到2050年正是各位同學成長成才,服務國家社會的黃金時間,國家急需你們來詮釋中國式現代化的青春擔當,擦亮中國式現代化的青春底色,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答好青春之問,擔好青春之責”。

      瞄準關鍵核心技術,未來需要怎樣的技術領軍人才?新工科建設,高校迎來哪些新挑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近日訪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姚郁。

      “未來更需要多學科交叉的創新人才”

      中青報·中青網:當下新工科的人才培養有了哪些新變化?

      姚郁:改革開放40多年,我國高等教育很好地適應了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但進入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新階段,像海洋領域、船舶工業、海軍裝備等技術要求較高的產業,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高校要不斷思考如何適應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我們通過設立未來技術學院,在本科生培養模式上不斷進行探索。

      首先要打破學科專業壁壘,特別是理工科高校的專業設置?,F在進入了第四次產業革命,更需要多學科交叉的創新人才。兩年前我校成立未來技術學院,正是學校作為服務船舶工業、海工裝備的高校,擔當著培養行業創新領軍人才的歷史責任作出的必然選擇。

      重建課程體系,不斷借鑒發達國家在海洋裝備技術方面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既要大力培養專業素養,也要開闊學生視野。和傳統理工科更注重知識傳授、技術掌握不同的是,我認為未來的創新人才一定要有雄厚的人文底蘊,同時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加強國際合作,讓學生有國際視野。

      中青報·中青網: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離不開對海洋人才的培育。目前海洋人才隊伍的發展狀況如何?

      姚郁:我國在海洋開發領域存在巨大空間,怎么更好地開發海洋、利用海洋、保護海洋,都是人類共同的責任。自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以來,船舶、海洋領域迎來巨大新機遇。

      當下的人才培養如何適應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的要求,是我們必須要不斷思考的。

      海洋領域要實現高質量的發展,更加迫切地需要創新的高端領軍人才。但如何培養高端領軍人才,學校不僅要提供很好的課程資源、創新資源和社會實踐資源等,還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最重要的是,要成為領軍人才,學生自己要走向社會,經過不斷歷練、不斷承擔任務,磨煉而成。這個事情急不得。

      “企業成為創新主體,老師要帶著學生和企業一起答題”

      中青報·中青網: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越來越普遍,這對于專業人才培養有哪些優勢?

      姚郁:教育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推進新工科建設等。這些年為了適應新變化,學校也加強了校企合作,與中國船舶集團建立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進行專業人才培養。也就是企業出題,老師帶著學生和企業一起答題,通過做題過程培養學生。

      近年來,企業逐漸成為創新主體,有很好的創新能力,也有很好的創新資源。學??梢猿浞终掀髽I的創新資源和高校老師的智力資源,共同培養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工程中復雜問題的能力。

      這是學校人才培養的一個較大轉型,也是我們這類行業特定大學要堅定走下去的培養模式,更是中國特色。

      中青報·中青網:學校未來技術學院以項目制教學為主,這與傳統教學模式有哪些不同?

      姚郁:我校未來技術學院人才培養模式最大的變化是采用項目制教學,并不是傳統的知識傳授,而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多學科融合。圍繞項目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參與項目推進的過程中不斷學習知識,老師則通過項目將相關知識講出來,這也需要學生在不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鍛煉自己。

      其實這個挑戰非常大,特別是對老師的挑戰非常大。老師要圍繞著科研項目,有效地把知識融進去,讓學生能夠領悟、學透。這也相當于要讓老師在產業中發現一些科學問題,再把科學問題帶回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一起解決問題。這一過程的難度肯定比在實驗室里搞研究,寫一篇論文要難得多。

      我們選了100位老師做“吃螃蟹的人”,也要求老師自己要有改革的欲望和激情。從這些老師提出的項目中,不斷篩選交流,形成合適的教學項目后,再推向學生端。每個學期,我們大約會有六七個項目團隊進行教學實驗,比如現在我們正在考慮下一學期或再下一學期的六七個團隊怎么組建,就這樣一輪輪不斷地篩選。

      “一個人要有心胸,有眼界,有格局,方能激發生命的斗志,一展宏圖”

      中青報·中青網:在您看來,步入大學校園后,除了知識學習,還要注重哪些方面的培養?

      姚郁:大學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是對此前所有學習和經驗的整合,是對未來生活的準備、成功的基礎,是未來生活“實際操作”的初步體驗,是人生良好習慣養成的最重要階段。

      我經常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提到“習慣”。我認為,實際上大學四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好習慣養成時期,在這期間,很多習慣基本已經定型了。

      比如現在很多學生為了考研、保研,為了分數在學習,同樣也是因為沒有形成很好的思考習慣。如果能夠不斷思考、反思,面對選擇、考驗時,可能就會作出理性的選擇,否則就可能盲目跟從別人了。這都是大學在人才培養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青報·中青網:立足新時代,青年學子應該擔當怎樣的歷史使命?

      姚郁:自己的使命不是僅僅依靠老師的引導教育,更關鍵的是需要同學們自身去體悟,找準自身的定位。相比看家本領,不在于一個人擁有知識多少,而是用什么樣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看待事物、判斷事物、更為重要。自己的精神內涵富不富有,決定了你的幸福程度。一個人要有心胸,有眼界,有格局,方能激發生命的斗志,一展宏圖。

      進入創新型國家建設,關鍵是創新型人才,國家迫切需要基礎研究領軍人才、工程技術創新型人才,急需交叉復合型人才。創新型國家建設,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同學們大有可為。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個人,都應該準確把握我們所處的歷史方位、清晰地認識我們所處的復雜環境,才能看清道路、選對方向,堅定地肩負起我們的時代使命,才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得穩、行得遠。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日韩久久免费影院|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精品三级66在线播放|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主播叶子闺蜜|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2020亚洲男人天堂精品|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玩弄人妻少妇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 久久精品女人毛片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国内精品-bt天堂|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99精品众筹模特自拍视频|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97精品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