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發布為民辦實事清單百余項 打造“青年有事找青聯”新格局
幾個月前,外賣小哥許龍慶接到了江西省南昌市青聯秘書處打來的電話,“經考察通過,你被正式推薦為江西省青聯第十一屆委員候選人”。這讓許龍慶頗為激動。
因從小身患腦癱導致面部扭曲、肢體不協調,許龍慶的求職之路頗為艱難。2019年,他開始嘗試送外賣?!白鳛橐痪€勞動者,過去從沒想過能有機會成為青聯委員。”許龍慶說。
近年來,江西省青聯以改革為契機,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吸納新興力量、拓寬交流渠道,為江西青年筑夢搭臺,讓青聯在青年中更“有感”、在服務大局中更“有為”。
今年,132名優秀新興領域青年和一線勞動者被推選進入新一屆江西省青聯,其中包括網絡主播、快遞小哥、非遺傳承人等青年代表。據統計,新一屆江西省青聯委員中一線從業者占比相較上屆提高4.5%,占委員總數的18.09%,更多青年群體有了發聲渠道和組織依靠。
2022年,江西省青聯積極探索縣域青聯建設,在全省11個地市建立78個縣級青聯組織,真正解決市級青聯缺少團體會員、缺乏工作力量等問題。
留學6年的齊成回國后成立了一家潮流集合店,區青聯主動對接,為其提供創業指導和政策支持;吉安縣青聯委員走訪全縣19個鄉鎮后,發起募捐倡議,籌集善款20余萬元。
以“服務”換“信任”,改革中,江西省青聯不僅著力構建“青年有事找青聯”的良好局面,更對委員履職盡責作出了明確要求。
近年來,江西省青聯出臺《江西省青聯委員履職考核辦法》,推進《江西省青年聯合會提案和建議工作制度》《青聯委員直接聯系青年工作制度》落地實施,嚴把委員“履職關”。對懶職不作為、消極服務工作、涉嫌違法犯罪的委員,將通過批評、誡勉、撤銷資格等方式,不斷完善委員退出機制。
青聯委員的代表和模范作用進一步凸顯。截至目前,江西省各級青聯組織發布為民辦實事清單100余項,內容涵蓋創新創業、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等多方面,各領域青聯委員積極開展跨界別合作,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近日,一場再生稻栽培技術培訓會在撫州市金溪縣對橋鎮舉辦,江西省青聯“科技興農”專家服務團的農技專家為對橋鎮9個村的種糧大戶授課,并發放技術手冊。推廣種植再生稻可以幫助農戶增產增收。2021年年底,“科技興農”專家服務團前往對橋鎮調研,推廣“再生稻”栽培技術,并在當地建立示范基地。此后,農技專家多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2022年,當地種植的“再生稻”喜獲豐收,每畝增收800余元。
截至目前,江西省青聯已成立涵蓋科技興農、電商助農、產業振興、美麗鄉村規劃建設等領域在內的52支青聯“鄉村振興”服務團,成員達560余人,覆蓋全省11個地市的重點鄉村開展結對幫扶。青年企業家、農業領域專家學者、青年科技工作者、愛心人士、社會組織從業者等各司其職,形成跨界別合作。
5年來,江西省青聯在全省建成涵蓋“才藝學習、科學實踐、體育訓練”等服務功能的青聯“希望小屋”126個,為鄉村學校開辟第二課堂提供助力;設計推出“愛心入戶 寶貝出村”項目為全省困境青少年實現7萬余個“微心愿”,幫助近6000名農村困難少年兒童走進城市,增長見識;落實對口支援新疆工作經費1500余萬元,20余萬名江西和新疆、西藏等地的中小學生通過書信、網絡等方式成為朋友。
江西青聯還指導建成“江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成果轉化平臺”,探索建立青年科技創新“揭榜掛帥”制,開展“青年科技直通車”“青科論壇”等活動,促進企業研發需求和科技人才科研成果的高效對接;主辦景德鎮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國際青年觀鳥大會等活動,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年現場體驗感受江西的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不斷擴大江西青年的海外“朋友圈”。
團江西省委副書記胡振燕介紹,今后,江西青聯將廣泛建設青聯委員工作室,常態化傾聽青年心聲,通過青聯提案建議、“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等工作機制反映青年訴求,幫助青年解決問題,同時開展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就業幫扶計劃等六大計劃,年均幫助4000名以上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實現就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卓瓊 通訊員 艾正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