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河南安陽,甲骨文是怎么“活起來”的?

    發布時間:2023-03-24 10:36: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3月18日至19日,河南省安陽市。

      “甲骨文識讀大會”初賽,在殷墟宮殿宗廟遺址舉行。600名入圍者中,有80多歲退休職工,有不滿6歲的幼兒園孩童。自1月1日起,這一活動已吸引了河南、江蘇、安徽、新疆、廣西、天津等地11萬余名選手參與海選。

      一些網友感慨,“甲骨文又火了!甲骨文‘活起來’了!”

      日前,筆者來到“甲骨文的故鄉”河南省安陽市,尋訪甲骨文的故事。

      甲骨學人的步履

      安陽人說,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甲骨文。

      他們清晰記得,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殷墟考察時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為我們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殷墟我向往已久”。

      聊甲骨文的故事,要從124年前說起。

      1899年秋,清朝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偶然從藥材“龍骨”上發現文字痕跡。經過反復搜集、推敲、排比、拼合,他確認“龍骨”是龜甲和獸骨,上面的符號是古老的文字。“細為考訂,始知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則確在篆籀之前。”

      郭沫若說:“一片甲骨驚天下。”漢字的起源和發展、青銅器銘文中懸而未決的疑問、商代的存續歷史,都因甲骨文的發現而獲得嶄新的研究方向。王懿榮被后人尊為“甲骨文之父”,“甲骨學”成為20世紀中國三大顯學之一。作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甲骨文還為推動世界文明進程作出巨大貢獻,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

      2019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時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發現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

      接續120余年,甲骨學人步履未停。從考證出商王世系的王國維,到多次主持殷墟發掘的董作賓,再到集甲骨文研究之大成的《甲骨文合集》編撰者胡厚宣……一代代學者前赴后繼,將解開古老文明密碼作為畢生使命。

      韓江蘇教授在安陽師范學院歷史與文博學院工作,常年從事甲骨文研究。“甲骨文字形和我們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她起身演示說,“人體一些關節,能夠屈伸延展。‘膝蓋’的‘膝’,在甲骨文里,是‘人’身上關節處加一個指示符號。”在她看來,每一個甲骨文,都是一幅生動的畫。研究和破譯甲骨文字義的過程,也能探索祖先造字的思維方式。

      安陽師范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劉永革,還有著另外一個職務——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他自2004年起,便與韓江蘇教授合作,著手甲骨文圖文資料庫的搭建。從一點一點將甲骨文文獻與骨片編碼錄入,再到搭建“殷契文淵”數據平臺,甲骨文研究插上了“數字化”翅膀。

      劉永革介紹,“殷契文淵”是集甲骨文字庫、著錄庫、文獻庫為一體的甲骨文知識共享服務網站。它收錄了甲骨著錄152種、甲骨圖像234762幅、甲骨論著33368種。以一個文字為源頭,使用者能夠輕松找到這個字在哪片甲骨上出現過,長什么樣子,當時是怎樣使用的。

      甲骨文研究需要大量人才,劉永革身邊也總圍繞著一群學生。“有一個寢室7個學生一直跟我做科研,從大一做到大四。最后那幾個學生里,有好幾個畢業后從事文博工作的。”

      甲骨文的身影

      “甲骨文應該‘活起來’!”安陽人這么說,也這么做。

      這座城市,隨處可見甲骨文身影。高鐵安陽東站,有甲骨文站名。安陽文體中心,裝飾墻上能觸摸甲骨文。市區主要公交站點、3.6萬多套道路窨井蓋,處處有甲骨文、殷墟元素。全市105座甲骨文書屋,“成為百姓身邊的詩和遠方”。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近年,安陽力推“甲骨文知識進校園、進課堂”。目前,該市擁有37所省、市級甲骨文特色教育學校。他們中,幼兒園以游戲為主,小學以識記趣學為主,初中以文化積累和書寫為主,高中注重書法特長教育和文化浸潤。這些學校里,有甲骨文化長廊、甲骨大道、甲骨文化主題區角等,甚至每一面墻都會“說話”,隨處可見師生的書法作品。

      “我們希望,學生們對常見的甲骨文能準確識讀,能講出他們蘊含的故事。”安陽市教育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羅明剛介紹,起初,甲骨文教學沒有教材和教程可以參考。各個學校從編寫教材開始,逐步構建起以語文教育為主,以美術課、書法課、歷史課為輔的“一主多翼”甲骨文課堂教育模式。

      安陽市北關區區直幼兒園,組織編寫了園本課程《好玩的甲骨文》。“小班孩子剛入園時,老師拿一些比較形象的甲骨文讓他們猜。好多都猜得八九不離十,這讓我們很意外,好像孩子先天和老祖宗有一種共通的靈感。”園長高靜說,例如,講解甲骨文時,“孝”是子輩對老人的關愛和照顧。從“風霜雨雪”“山川河流”到“口目四肢”“衣食住行”,甲骨文與自然、社會相互交融,渾然一體。

      甲骨文教育,從課堂延伸到課外。“甲骨學堂”成立于2014年11月,是中國文字博物館傳承漢字文化的公益性社會教育活動陣地。它利用博物館資源,結合中國傳統節日和漢字文化背景,研發了100余項漢字主題教育項目。

      這些項目中,有以講述漢字形體演變、解讀字音字義古今嬗變為主的漢字知識類項目,也有依托中國文字博物館基本陳列、結合手工體驗的樂游博物館類項目。中國文字博物館工作人員張悅介紹,“我們的工作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甲骨文傳播給更多青少年,讓他們了解中華民族的基因。”

      視聽作品更能吸引年輕人參與。大型歌舞劇《甲骨文》、網絡電影《天命玄女》等廣為人知。《殷墟遺夢》是一臺殷商文化舞臺劇,深受歡迎。它以殷墟考古發掘開頭,用一片古老的甲骨為線索,把視角延伸到神秘深厚的殷商文化,再現了“商王武丁與帝后婦好大婚”“女將軍婦好請纓”等歷史故事。在春夏秋冬四季輪回的時間軸線上,大婚、占卜、出征、生離死別四大情景精彩上演,一個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一段可歌可泣的民族故事生動呈現。現代聲光電技術、裸眼3D、紗幕投影與深度沉浸式的演藝效果, 讓置身劇場的觀眾,仿佛身臨殷商王朝,如夢似幻。

      作為“中國書法名城”,安陽還把“甲骨文書法”列入公益培訓。當地邀請專家開設甲骨文培訓系列課程、舉辦“大美甲骨文”國際書法大賽及優秀作品展,向社會普及甲骨文書法及繪畫藝術。

      殷墟考古的持續

      安陽人說,“中國、世界只有一個殷墟,保護殷墟人人有份!”

      作為甲骨文發掘地、中國考古學的搖籃,安陽殷墟是世界文化遺產。殷墟遺址的面積超過36平方公里,其中宮殿宗廟遺址、王陵遺址是核心區域,并被同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1年,“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評選中,殷墟以最高票數名列榜首。

      2021年,殷墟遺址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殷墟是我國持續發掘時間最長、發掘面積最大、出土文物最豐富、影響最深遠的大遺址。即便如此,也還有大量未知領域需要探索,殷墟的發掘將是長期的。”安陽市文物局局長李曉陽親歷了殷墟申遺、殷墟博物苑以及新館建設等重大事件,關注著殷墟考古的一舉一動。

      2021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開展了商王陵及周邊區域的考古勘探。用了兩年時間,工作隊確認了兩個新發現的圍溝是圍繞商王陵園的隍壕。在王陵區東南方向半扇形空白區域,工作隊還發現了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的西周遺址。據悉,這是殷墟范圍內發現的面積最大的西周遺址。

      “殷墟這個地方,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考古學者,他們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考古學者將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遺存發掘出土,將塵封的歷史揭示出來,將對它們的解讀和認識轉化為新的歷史知識。”李曉陽介紹,“之后,我們應該精細化發掘。哪個地方的研究是空白,就在哪個地方做發掘,通過科技手段盡可能多還原那個時候的歷史信息。”

      在他看來,對殷墟,對甲骨文,投入再多都是值得的,投入再多都是不足的。“守護殷墟,就是在守護我們民族的根和魂。還有約16萬片甲骨分散在世界各地,我們正借助數字技術讓它們回歸安陽。我們做這些事既有強烈的崇高感,更有巨大的責任感。”

      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隔洹河相望,殷墟遺址博物館預計今年建成。這里將成為研究展示甲骨文和中華文明的國際交流傳播平臺。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在加快推進,整體保護、整體展示的理念貫穿始終。

      現在,在殷墟遺址保護區,包括巡防隊員、村(社區)干部在內,有360余名殷墟文物安全守護人。他們每天至少巡防一遍。守護殷墟,是守護中華文明的根脈。

      甲骨文是千年中華文明的鮮明標志。韓江蘇說,“今天我們使用的漢字同甲骨文沒有根本區別,老子、孔子、孟子、莊子等先哲歸納的一些觀念也一直延續到現在。這種幾千年連貫發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見的。”

      甲骨文也是中國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中國(安陽)國際漢字大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甲骨文及中國古文字巡展、《漢字》巡展等活動,不斷提升甲骨文的國際影響力。

      目前,“殷契文淵”數據庫面向全球免費開放,甲骨文資源成為世界共享的文明果實。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精品99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免费入口|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四虎精品影库4HUTV四虎|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日韩av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牛牛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片|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软件|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2021最新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福利动漫|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欧美日韩色另类综合| 国产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日韩在线天堂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沈樵| 国产精品videossex国产高清| 成人无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AV片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