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娃娃書記”讓土店子變“潮”了

    發布時間:2022-12-20 15:4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不久前,裝修隊又開進了土店子村。最近幾個月,村里第二批實施的民居改造項目,正按照“一房一院一田”的規劃舊貌煥新顏。95后村支書張文燦空閑時會去現場看看,與村民們話話家常。

      這個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的村子,青山環抱,祖祖輩輩住土瓦房、走泥巴路、靠土地過日子,名字也帶著“土”,一度頂著“土里土氣”的名頭。

      脫貧攻堅期間,在各級政府部門與工作隊扶持下,村委會帶領村民發展黑豬、水果特色產業,漸漸摘掉貧困帽。2020年,大學畢業生張文燦來到村里,利用專業所學與創新理念,帶動土店子發展“更上一層樓”。

      產業布局不斷優化,改造民居擦亮“土家”特色,“文明信用社”引領文明新風……“如今的土店子‘土’里帶著‘潮’,翻天覆地變了樣。”一名在村里生活了近60年的村民感慨道。

      土里夯實產業基礎

      土店子村位于巴東縣信陵鎮,曾幾何時,村民大都守著幾畝薄田過活,日子清苦。

      脫貧攻堅戰打響后,村里擬發展黑豬、水果產業。為了盤活土地資源,村委會邀請巴東縣將軍山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參與其中。黑豬養殖實行“訂單制”標準化養殖,梨、獼猴桃、核桃種植采取“公司+農戶+基地+科研院所”合作模式,村民的荷包漸鼓,2020年全村脫貧出列。

      這年,張文燦來到了土店子。1996年出生的他是巴東縣清太坪鎮人,土家族,2020年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土地管理系。從小在山里長大的他,想要“利用所學改變家鄉”,當年他報考了選調生,到土店子擔任村書記助理。

      剛來村里時,張文燦“人生地不熟”,時任村支書張永堂帶著他一起走訪。全村325戶,每戶有幾口人、種了幾畝田、養了幾頭豬、有哪些訴求,張文燦一一記在本子里、掛在心上。

      沒過多久,這個年輕人就給張永堂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有很多創新思路,特別是在土地規劃這一塊,提出咱村尤其要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結合專業所學,張文燦給村里擬定“三園一基地”的產業布局:水果種植園、黑豬養殖園、蔬菜種植園全面發展;與縣城里的學校合作,打造研學基地,引導青少年親近自然。

      “土店子產業發展,每個村民都能從中受益,村里的漢族、土家族實現了‘共同繁榮’。”張文燦說,每年臘月初八,土家族節日“刨湯宴”上,村委會組織養殖公司和村民簽黑豬訂單,舉辦“年豬文化節”,不僅黑豬產業得到發展,更有許多外地游客慕名而來。

      眼下,土店子村共養殖黑豬3000多頭,瓜果年產量6萬余斤,生態觀光農業初具規模。“我們計劃把土店子打造成‘縣城后花園’,借助研學活動、特色節慶日等,帶動更多人來到咱土店子,領略綠水青山產業旺的美。”張文燦說。

      土里自有“黃金屋”

      2021年10月,張文燦當選村支部書記。他和村兩委分析認為,土店子村雖然脫貧了,但人居環境并不美觀,還需改善,以達到生態宜居的效果。

      村里有舉辦屋場院子會——“坨坨會”的慣例,張文燦來到村子后一場也沒錯過。一次會上,他摸清了村民在增收后迫切的愿望:改造房屋,提升居住質量。

      考慮到土店子有不少土家族民居,村里距離巴東縣城僅半小時車程,蘊藏旅游潛力,張文燦建議對房屋進行修繕、改造,結合土家族“青瓦泥墻”式特色民居,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他第一次提出這個想法時,支持的聲音并不多。有老百姓覺得,自己世世代代住的都是泥墻土坯房,好不容易脫貧、刷上了“白膩子”,不愿意再刷回泥墻。

      張文燦沒有立刻讓大家做決定,而是組織村民代表去其他特色村寨考察,并一起商議外觀設計、所用材料。同時,老支書張永堂站了出來,作為黨員先鋒帶頭,率先改造自家的房子。

      考察結束,張永堂家的房子也差不多改好了。改造效果大伙兒看在眼里:并非簡單地在外墻刷上泥巴,而是用當地的粘土、黑瓦恢復土家族“青瓦泥墻”特色,并在此基礎上添設有土家特色的窗戶、門欄等;房屋內,則是現代化氣息十足的家具設施,“外表‘五千年’,內飾‘五星級’”。

      “原先觀望的鄉親們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張文燦回憶道。隨后,在250萬元專項基金的帶動下,村民們自發投資近1300萬元,房屋改造在村里“遍地開花”。

      如今,全村改造的房屋已超過100棟,村里還配備了彩虹步道串連其間。改造后的土坯房里,誕生出不少農家樂、民宿,今年夏季、國慶節期間已迎來數撥游客。

      “游客不愛住水泥房,愛住咱有民俗風貌、土色土香的房子。”讓張文燦欣慰的是,鄉村旅游已成為促進土店子村民增收、全村產值提升的新興重點產業。

      土里走出文明路

      村民的錢包鼓了、房子新了,這只是土店子走上振興路的序曲。

      改造民居期間,張文燦留意到:老百姓往往“各掃門前雪”,對村集體事務不管不問,村民的心“難擰成一股繩”;此外,兄弟爭利吵架、鄰里扯皮等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

      日常走訪過程中,他發現,村民們提及存折上逐漸增多的存款時難掩自豪。他突然想到,如果對參與村務的行為計分能像存錢一樣存起來,對不文明現象則扣分“曝光”,也許能激發大家“管閑事”的熱情,“儲蓄”文明,懲惡揚善。

      趁熱打鐵,張文燦著手設計并建立了土店子“文明信用社”,配套有“紅黑榜”。每名村民可領一本印有“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9個大字的“文明存折”,參與公益、文體活動,做好人好事,加分、上“紅榜”;違反村規民約,扣分、上“黑榜”,一月一公示。積分能在“積分超市”兌換肥皂、大米、保溫杯等物資,并作為評先評優參考依據。

      在隨后的“坨坨會”上,張文燦興沖沖公布了這一消息。但村民們竊竊私語,似乎興致不高。

      有村民試著撿了一口袋礦泉水瓶和易拉罐交給張文燦。張文燦給他積分,這名村民兌換回一袋洗衣粉。

      看到有人換到了東西,村民們“儲蓄文明”的勁頭被點燃了。為了攢積分,全村違反村規民約的現象少了許多,看到有村民發生矛盾,也有人上前勸解。

      在今年開展的“土店子‘最美’”系列評選中,因為一貫勤勞務農、長期義務打掃公路,70多歲的張永全被推選為全村勞模。“讀書時都沒上臺領過獎,沒想到一把年紀了能被大伙兒和黨組織認可。”老張熱淚盈眶,鄉親們紛紛鼓掌。

      最近,張文燦又想了個新點子:把參與村民舞蹈隊、文明講解隊也列入加分項,“倡導大家自己講好咱村的振興故事”。

      “這樣的積分管理與榜樣激勵,調動了村民參與村務、共創鄉風文明的積極性。”張永堂不禁給張文燦點贊。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讓張文燦更篤定“回到基層、學農歸農”的初心。他忙著操心村里的大小事,平均半年回一次100公里外的家。

      他覺得“值”。近年來,土店子先后獲評“湖北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湖北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示范村”等榮譽稱號。“老百姓只有切實感受到日子一天天更好,才會接受和尊重我。作為民族地區的村支書,要繼續腳踏實地,走出一條能讓全村發展更好的路子。”張文燦說。

      剛來村里時,因為娃娃臉、個頭小、年齡也小,村民笑稱他是“娃娃書記”。兩年多過去了,大家依然這么叫他,他感覺現在更多的是因為親切與信任。

      周雨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 雷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精品喷水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91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在线观看第一页|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精品影片在线观看的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这里有精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国产人精品视频69|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 最新国产精品剧情在线SS|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国产cosplay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2020精品自拍视频曝光| 2022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伊人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午夜精品不卡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在线视频导航| 国产精品青草视频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精品一|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