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wǎng) > 即時新聞 > 文化

    航天新征程丨“夢圓天團”鑄就太空夢想

    發(fā)布時間:2022-12-14 14:59:00來源: 央視網(wǎng)

      有人說,從事航天發(fā)射需要定力和情懷。

      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有這樣一群航天人,他們見證了發(fā)射場的成長,堅守在測試發(fā)射第一線,在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被譽為“夢圓天團”。

      今天,讓我們走進“夢圓天團”的3位科技代表,聽他們講述夢圓航天背后的故事……

      01指揮員廖國瑞:12年奮斗,點燃夢圓之火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2010年,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廖國瑞懷揣著對航天事業(yè)的熱愛來到西昌發(fā)射場,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航天人。

      短短一年,憑借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廖國瑞迅速從一名普通的崗位操作手成長為測發(fā)系統(tǒng)骨干力量,專業(yè)技術過硬的他,是同期畢業(yè)生中最先評上工程師職務的人。

      2012年,處于建設攻堅期的文昌發(fā)射場急需人才,時間緊任務重,只能從各單位抽調人員來保證發(fā)射場建設。

      當時發(fā)射場主要精力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人員生活配套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條件的簡陋和工作的艱苦,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但作為測發(fā)系統(tǒng)骨干力量的廖國瑞聽到這個消息后,卻自愿交上了一份申請。

      一紙申請,一顆紅心。廖國瑞戴著“創(chuàng)業(yè)者”的頭銜,踏上了讓他為之付出一切的熱土。

      廖國瑞在號稱火箭三大測發(fā)系統(tǒng)之一的控制系統(tǒng),開啟了“舞臺搭建”。

      2013年的發(fā)射場硬件設施已初具規(guī)模,但在軟實力建設上還很不成熟。從“零”起建的重任壓在了這個年輕的團隊身上。

      在沒有經驗可循、沒有案例可學的情況下,他們把成立之初為數(shù)不多的20余人,分出一半的力量奔赴全國各地跟蹤火箭研制、設備生產,留下一半的人員承擔初期建設工作。

      在北京、在天津、在西安……他們一邊學習控制系統(tǒng)理論知識,一邊學習測試設備技術原理,憑借“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精神,編出了近百萬字的操作規(guī)程和數(shù)十本配套教材,成為后來組織火箭發(fā)射的原始技術資料。

      就這樣,以廖國瑞為代表的這群年輕人,將航天夢想在海島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并在這個航天舞臺大放異彩,完成了包括載人航天、探月探火三大工程在內的21次重大航天發(fā)射任務。

      作為“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01指揮員的廖國瑞,更是在一聲聲“點火”口令中,夢圓航天。

      從控制系統(tǒng)指揮員到發(fā)射區(qū)負責人,再到01指揮員,廖國瑞的十年奮斗與文昌發(fā)射場的成長也相重合。

      廖國瑞說,他為祖國的航天夢奉獻青春,祖國的航天事業(yè)則指引他來到一個星光舞臺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金手指”劉巾杰:7年準備,按下“點火”按鈕

      每個在控制系統(tǒng)工作的航天人,都有一個“金手指”夢。

      要成為“金手指”,得跨過很多難關。

      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首位女性“金手指”劉巾杰,為之奮斗七年。

      “金手指”所負責的發(fā)控臺是火箭控制系統(tǒng)的核心中樞,有百余個按鈕,每一個按鈕都代表一個控制指令,四個顯示器上有幾百個參數(shù)和狀態(tài)燈,每個參數(shù)代表了前端不同設備的狀態(tài)。

      若想勝任“金手指”,必須對控制系統(tǒng)做到了如指掌,需要一種更全局的思維,知道指揮員什么時候會下什么命令,然后需要做什么動作,觀測什么樣的參數(shù)。

      為了熟悉控制系統(tǒng)工作,劉巾杰幾乎把系統(tǒng)內所有崗位都歷練一遍。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要求“零窗口”發(fā)射,在浩瀚太空完成交會對接就像“穿針引線”,哪怕時間有一絲誤差,都有可能讓對接的兩個航天器失之交臂,不得不耗費巨大代價調整軌道。

      “問天艙”任務,是文昌發(fā)射場首次執(zhí)行大推力低溫液體運載火箭“零窗口”發(fā)射,要求實際點火時間與理論時間誤差控制在1秒以內,這對點火前各項操作提出了極高要求。

      “‘零窗口’意味著我要更多地去熟悉一些應急處置情況,因為我每提前一秒鐘發(fā)現(xiàn)異常,就會給我們的窗口創(chuàng)造更多時間去處置。”劉巾杰說。

      對著火箭設計圖,她仔細分析指令發(fā)出后會引起的變化,以及動作異常后首先會引起哪些參數(shù)異常,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故障進行推演,每項準備都是力求“零失誤”,為了給“故障處置”留足托底時間。

      經過劉巾杰與團隊的齊心協(xié)力,做到了“問天”“夢天”點火誤差在1秒以內,“夢天艙”更是以百公里相差幾米的超高精度到達預定軌道。

      伺服機構操作手陳全仁:30年堅守,練就百戰(zhàn)英雄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伺服機構的陳全仁就是“夢圓天團”的寶。

      1992年開始從事航天發(fā)射工作,從測量系統(tǒng)的一名普通操作手,逐漸成長為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測量技術骨干,在解決設備重大故障、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多次受到表彰。

      2014年,陳全仁離開西昌發(fā)射場,跨山向海,奔赴文昌,開始了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

      “剛到文昌的那幾年,感覺自己又回到二十多年前,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而現(xiàn)在年齡大了,學東西肯定沒有以前快,對我個人來講又是一次新的挑戰(zhàn)。” 陳全仁表示。

      伺服機構,是調整火箭飛行姿態(tài)的執(zhí)行機構,功能與汽車轉向系統(tǒng)類似,被稱為火箭的“方向盤”,老陳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就是從這個最重要的單機崗位開始。

      加班加點學習理論知識,鉆研系統(tǒng)原理,經常與本系統(tǒng)同志探討崗位中的重難點問題,憑著個人努力,在短時間內掌握了本崗位技術知識和相關操作。

      在當初沒有崗位教材,沒有操作規(guī)程的情況下,老陳憑借豐富的工作經驗和“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扎實功底,手把手傳授經驗和技巧,為伺服系統(tǒng)“軟實力”建設提供了“經驗支撐”。

      一波波年輕人來到伺服系統(tǒng)歷練,陳全仁傾囊相助。對他們“照料”無微不至,有理論的引導幫扶,有操作技巧的“手把手”教學,更有難能可貴的“經驗之談”,讓年輕人受益匪淺,得到快速成長,先后有十余名技術骨干從這里走向測試發(fā)射的多個技術崗位。

      老陳的熱情不僅體現(xiàn)在崗位上,擁有豐富閱歷的他,更是生活上的“暖男”。

      誰有解不開的“疙瘩”都想找他聊聊,誰有個“家長里短”也想向他嘮嘮,作為團隊里的年齡“天花板”,總是認真傾聽,耐心開導,是“夢圓天團”里的“知心大哥”。

      今年,是老陳來到文昌發(fā)射場的第9年,在航天一線默默耕耘30年,執(zhí)行過100多次任務,他的堅守源于一片初心、一份熱愛。

      “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像廖國瑞、劉巾杰、陳全仁一樣的航天人,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還有很多。他們把榮光捧給祖國,用成功為祖國加油,在浩瀚太空筑起了一座座航天豐碑……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2020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产精品香蕉成人网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 老司机99精品99|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日韩在线视频线视频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步兵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