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畫”人趙蘅:我的舅舅楊憲益

    發布時間:2022-09-14 10:21:00來源: 《中國新聞》報

      【《中國新聞》報記者 劉軍 見習記者 華卓瑪 報道】一張方桌、兩束干花、三個舊木柜、一摞摞的書、一幅幅自作的畫……北京農影小區,77歲的作家、畫家趙蘅的客廳里有著極簡的陳設,極多的書。趙蘅現在每年數次到南京看望母親、知名翻譯家楊苡,還忙著寫作、畫畫、配合父輩的出版活動。她的書架上,兩本書很顯眼:《我的舅舅楊憲益》《楊憲益楊苡兄妹譯詩》,前者圖文都由她所作,后者由她繪圖。近日,趙蘅接受《中國新聞》報記者專訪,分享“翻譯了整個中國”的舅舅楊憲益的晚年生活。

      “兩支筆”憶舅舅

      “舅舅仍穿著那件呢外衣,人沒坐好,衣服擰得斜斜的。‘木木’無聊地坐在飯桌邊,舅舅仍在抽煙。”這是2003年2月19日,晚年楊憲益的一個人生片段。

      這段描述來自《我的舅舅楊憲益》,這本書是趙蘅對舅舅楊憲益生命最后十年的記錄。

      談及此書創作緣起,趙蘅說:“在舅舅的晚年,我有幸常常陪伴在他身邊,剛開始是習慣性地寫日記,后來是主動記錄。”

      趙蘅母親楊苡曾評價,寫出這本書“很有勇氣”。趙蘅表示,母親所說的勇氣,在于這本書里都是真人真事。

      趙蘅是一位文“畫”人,出版過《拾回歐洲的畫頁》《下一班火車幾點開?》《四弦琴》等書,長期在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擔任動畫設計師,曾為《呼蘭河傳》《幼年》《通往父親之路》等經典文學圖書插畫。

      以“兩支筆”表達的趙蘅,用畫家的細膩描繪著“奇人”楊憲益的日常。除了文字,書中還有大量手繪的現場速記圖及彩色精繪圖。

      趙蘅說:“我很容易看到細節,從小就會察言觀色,甚至會琢磨提筆時應該怎樣刻畫眼前的人。也因繪畫的緣故,對色彩非常敏感。”

      讀完這些充滿畫面感的文字,一位穿著深藍色舊毛衣、舊布長褲,或安靜坐于沙發上,或在朋友聚會中捧著一杯酒,偶爾插一兩句話的楊憲益便浮現于讀者眼前。

      趙蘅的細膩還體現在生活中。她回憶,家庭聚會時,經常是長輩坐一桌,但身為晚輩的她常常被安排在舅舅旁邊,“我自己沒專心吃飯,都在引導悶頭吃飯的舅舅:這個好吃,那個菜不錯”。

      “翻譯了整個中國”

      “這是個幽靜的四合院,有棗樹和青磚地。常會聽見舅母從東廂房發出‘嗒嗒嗒……’的打字聲。”這是《我的舅舅楊憲益》一書中“舅母還在時”部分的開頭。“嗒嗒嗒”的打字聲是楊憲益與妻子戴乃迭正在工作。

      楊憲益被稱為“翻譯了整個中國的人”,戴乃迭是牛津大學首位中文學士。兩人在牛津校園里相識相愛,后在重慶舉行了婚禮。

      1943年,在國立編譯館,楊憲益夫婦開始了翻譯事業,三年間完成《資治通鑒》從戰國到西漢卷。

      1951年,他們受邀到中國外文出版社,翻譯了先秦散文、《史記》《牡丹亭》《老殘游記》《魯迅選集》等,包括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由中國人翻譯的英文全譯本《紅樓夢》。

      1982 年,楊憲益發起并主持“熊貓叢書”系列,重新打開中國文學對外溝通窗口。

      1999年,戴乃迭離世,痛失愛妻的楊憲益寫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從來銀漢隔雙星。

      “癌妖何所懼” “不敢忘國憂”

      晚年的楊憲益患有淋巴癌等疾病,但他提起這些時,說的最多的是“無所謂”。他曾寫過一首打油詩:“藥有三分毒,醫無百次靈。癌妖何足懼,臣腦早如病。”

      趙蘅在書中寫道:開始服藥的舅舅,將自己的疾病化為打油詩的“佐料”。大家夸舅舅新詩里“前列腺”對“后庭花”,再妙不過了。

      但對國事和翻譯事業,楊憲益從來都沒有“無所謂”。八十歲時,他寫下:“位卑不敢忘國憂,病愈重聽捉放曹。”

      “楊家兄妹三人,從小受到的教育是有理想、有志氣、為國家、社會做貢獻。”趙蘅說。

      抗日戰爭期間,在英國讀中學的楊憲益自籌資金辦報,收集抗日信息,并主持牛津中國協會反日活動。大學畢業后,楊憲益拒絕到哈佛大學任教的機會,回到戰亂中的中國。抗美援朝時,我國為支援前線,曾發起義捐運動,楊憲益與戴乃迭變賣首飾,捐出一架飛機。

      “散淡”也要“有為”

      楊憲益被很多熟識他的朋友評價為“散淡的人”、具有“魏晉風骨”。知名漫畫家、書法家、作家黃苗子為楊憲益作過一幅題為“酒仙”的漫畫,將他比作“竹林七賢”的名士劉伶,并稱他為“現代劉伶”。作家諶容的中篇小說《散淡的人》以楊憲益和戴乃迭為原型。

      《我的舅舅楊憲益》一書中記錄著楊憲益晚年數次送書、送東西給他人的點滴。作家李輝在《大家小書》一書中回憶,他與楊憲益的最后一面,是在楊憲益去世的前三天。彼時臥在病榻上的楊憲益仍不忘送書,他指了指沙發上的一包書,了解他的李輝便拿了一本,是楊憲益的作品集《去日苦多》。

      楊憲益一生譯作等身,晚年時他書架上自己的書卻剩不下幾本。他亦將收藏的 200 多件書畫文物無償捐獻給故宮博物館。

      但對事業,楊憲益從不“散淡”。

      “要有所作為。”這是舅舅對趙蘅的主要影響之一,“他的這種人生觀就像一粒種子,種在了我心里。”趙蘅說。

      趙蘅回憶,每次自己發表完文章后都會拿給舅舅,向他匯報。“有次讓我很不好意思,他當著我表妹的面夸我:你看小采(趙蘅小名)又發表文章了,這么快。”

      趙蘅出版的《拾回歐洲的畫頁》《下一班火車幾點開?》均由楊憲益校對。這些書出版前,楊憲益不斷生病,但他仍為《拾回歐洲的畫頁》定奪英文標題,并仔細校對書中的英文。他還給《下一班火車幾點開?》提建議:最好在每個章節前加上時代背景介紹,否則年代比較遠,現在的年輕讀者恐怕會看不懂。

      9月5日,趙蘅在美篇上發表新詩《白露了》,并配著一幅彩繪圖。77歲的她仍在“有作為”中,“忙忙碌碌,但我快樂啊。”趙蘅說。(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91精品国产手机| 99爱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精品国产sm捆绑最大网免费站| 69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亚洲精品xxx|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 2021最新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日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的概述|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免费|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a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99re最新在线精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