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明看天下】不惹事 不怕事
【光明時評·明看天下】
作者:磊 落
連日來,我軍按計劃在臺島周邊海空域進行實戰化聯合演訓,精確摧毀能力、多兵種聯合構建海空一體反潛作戰體系和聯合保障等能力得以錘煉提升,關鍵時刻,我們完全可以確保打得快、打得準、打得狠。
我們的軍事演訓公開透明、專業,旨在向肇事分子發出警示,對“臺獨”勢力進行懲戒。演訓等反制措施是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的正義之舉,也是震懾“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的必要之舉。
佩洛西竄訪中國臺灣地區,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加劇臺海緊張動蕩。在此背后,美國一系列不光彩舉動,不斷暴露其妄圖“以臺制華”、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的險惡用心。中方采取的有力反制措施合情合理合法。
數百年前,即使我們強盛到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30%的時候,也從未對外侵略擴張。《孫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書,但其第一句話就講:“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義是慎戰、不戰。我們歷來推崇“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貴”,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刻進了中國人民的基因里。
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國貢獻更為彰顯。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東盟進出口3.53萬億元,同比增長13.2%,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同比增長7.5%。有關人士認為,RCEP涵蓋降低關稅、開放市場、減少標準壁壘、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等內容,有助于在亞太區域構建相對穩定的多邊貿易秩序,提振貿易投資信心,進一步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對未來全球經貿規則制定具有重要且深遠意義。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我們不惹事,但不怕事。特別是,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挑戰,一個中國原則不容挑戰,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以及二戰后的國際秩序同樣不容挑戰。
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是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構成二戰后國際秩序的組成部分,為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所確認,也是中國和有關國家建立和發展外交關系的政治基礎。聯合國秘書處官方法律意見也明確指出,“臺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沒有獨立地位”。
2021年11月16日,習近平主席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頻會晤時,再次重申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中國實現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我們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果“臺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采取斷然措施。
挾洋自重、倚美謀獨行不通,“以臺制華”、阻撓統一同樣是死路一條,把臺灣做“秀場”搞政治投機的政治勢力只能被海風吹得煙消云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