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奮斗,才能回報習近平總書記深切關懷、殷殷囑托”
光明日報井岡山7月21日電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艷華 肖穎 光明日報記者 胡曉軍
7月21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推出長篇報道《神山村三日》及評論員文章《不負人民 人民不負》,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6年前踏訪神山村的情景,展現了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鎮神山村近年來脫貧致富的喜人變化,訴說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深情,在江西大地上引發了熱烈反響。
展眼山鄉巨變,感知百年大黨的人民情懷
聽人讀完這篇報道,回憶起當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村里的溫暖一幕,神山村村民彭夏英十分感慨:“現在的日子比蜜還甜。我們在家門口開起了農家樂、賣上了土特產、做起了小生意,老百姓從心底里感謝總書記、感謝我們黨的好干部。真心盼望總書記再來神山村!”
“想想這6年多來,成立旅游協會、產業合作社、抓村里的各項工作,盡管吃了不少苦,但看到村民們富了起來,我們神山村美了也出名了,我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神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彭展陽讀罷報道,激動地說,“今天的神山村走上了鄉村振興的新征程。惟有奮斗,才能回報習近平總書記深切關懷、殷殷囑托。”
神山村舊貌換新顏,群眾生活也越過越甜。在井岡山市拿山鎮黨委書記王小輝看來,從偏僻的小山村到如今的“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從“糊肚子都費勁”到如今“遍地是黃金”,神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靠的正是中國共產黨“摘窮帽”“拔窮根”的精神,體現的是黨和人民之間的血肉聯系。
“和神山村一樣,因為有黨的好政策,我們潭頭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潭頭村,實地考察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情況,這也是我們最寶貴的記憶。”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黨支部書記劉連云回憶。讀罷文章后,他深有感觸:“黨和人民血肉相連,是成就一切偉業的底氣,是戰勝一切挑戰的力量!”
南昌市東湖區光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云娟認真讀了《神山村三日》后,腦海里浮現了總書記2016年來光明社區考察時的情景:“這幾年來,我們始終牢記囑托,以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的基層黨組織為統領,不斷提升服務群眾、助力發展的能力,始終扎根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我們也一定要向總書記交上一份成績喜人的答卷!”
“當年‘好女不嫁神山郎’的神山村,如今成為四鄰八鄉有名的富裕村,而我們進順村,40年前也有‘有女莫嫁上窯灣’的民謠。”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進順村黨委第一書記羅玉英說,“神山村的巨變,讓我對總書記熾熱的人民情懷感慨萬分。作為黨員干部,只有真心真情對待群眾,始終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竭盡全力辦實事好事,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支持、擁護和愛戴”。
自然資源部派駐贛州市贛縣區五云鎮夏潭村第一書記吳楠一大早便和村民們分享了《神山村三日》:“文章字字含情、句句千鈞,展現出了大國領袖的人民情懷。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將帶頭履職擔當,切實擔負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重任。”
井岡山市新城鎮黨委副書記賴宇賢讀了文章后動情地說:“總書記對井岡山革命老區的高度重視和對老區人民的親切關懷,激勵神山村人民奮發進取,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進一步堅定了我們鄉鎮干部做好‘三農’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江西省委黨校文化與科技教研部副主任李志敏說,無論是“我是人民的勤務員”還是“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都鮮明映照了黨的領袖及其所代表的百年大黨對人民的真摯情懷與赤子之心。
“神山村的幸福蝶變,離不開總書記的領航掌舵,離不開黨的創新理論的科學指引,更離不開家家戶戶的努力奮斗。”井岡山市鄉村振興局局長雷兆文說,“新時代的趕考路上,我們將發揚神山村取得的成功經驗,注重黨建引領、志智雙扶,在全方位推動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弘揚井岡山精神,走好新時代趕考路
“《神山村三日》道出的,正是我們這次來井岡山學習的體會和感受!”井岡山市紅色之路培訓中心培訓班學員、郴州市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蔡宏連連贊嘆,“我們將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大力踐行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傳承好紅色基因。”
“作為紅土地上的干部,我們要爭做人民的‘勤務員’,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廣大群眾凝聚起來,為井岡山建設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區貢獻力量。”井岡山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徐敏慧說。
“神山村的紅色傳統令人感動。井岡山每一塊土地都浸染了先烈的鮮血,每一處山嶺都寫滿了紅色故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編研室副主任、副研究員何小文說,“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豐富的革命文物資源,是我們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人義不容辭的使命和擔當。我們要進一步挖掘和詮釋井岡山革命文物中蘊藏的黨的紅色基因,發揮好井岡山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黨性教育以及革命傳統教育方面的積極作用,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愛黨愛國熱情,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井岡山中學副校長劉照君說:“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會把神山村脫貧攻堅的歷程融入教學,這是最好的案例!相信學生會由此受到井岡山紅色文化更深更真切的熏陶,并把井岡山精神代代傳下去。”
井岡山市東上鄉黨委委員、副鄉長劉忠文說:“作為一名井岡山本地干部,從神山村的驚天蝶變中感受到很多!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在鄉村全面振興道路上,時刻保持奔跑姿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件事。”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當賡續井岡山精神,腳踏實地、奮斗不息,把青春之汗水灑在家鄉的希望田野上。”井岡山中學學生謝子妍說。
2021年省組選調生、井岡山市碧溪鎮三峰村黨支部書記助理王圣博難掩內心激動:“小山村,大變化,大情懷!沿著新思想的航標,踏著新時代的節拍,我們要用理想信念指引青春航向,用勤學博學厚植青春力量,用實踐磨礪錘煉青春本領,用創新創造激揚青春活力,用矢志奮斗擦亮青春底色,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新時代的趕考之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