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來之不易的豐收

    發布時間:2022-06-23 16:37: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大地上風吹麥浪,農田里顆粒歸倉。收割機的轟鳴里帶著豐收的喜悅,夏收的忙碌里是中國人飯碗的保證。小麥是我國主要口糧之一,農業農村部6月21日最新小麥機收進度顯示,全國已經收獲小麥超3億畝,“三夏”大規模機收基本結束。總體看今年全國小麥比去年增產,豐收已成定局,也為全年糧食穩產打下基礎。倉廩實,天下安。在去年秋汛導致多地小麥晚播的不利局面下,這個定心丸來得特別讓人高興。

      從5月底開始,我國夏糧主產區陸續進入成熟期,由南向北相繼開鐮收獲,中國人開啟了忙碌而喜悅的夏收。

      現在,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江蘇麥收已經結束,陜西、山東、山西、河北麥收有序推進。農業農村部6月21日最新小麥機收進度顯示,全國已收獲小麥超3億畝,大規模機收基本結束。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呂修濤說:“目前全國小麥的收獲已經接近尾聲,產量形勢比較明朗,從各個地方收獲和實打實收情況來看,應該說好于預期,好于常年,實現了豐產豐收。”

      讓我們從太空視角,看看“中原糧倉”河南的夏收。麥田里的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收割完的麥田變成了土黃色,收割機身后留下了一排排整齊的麥茬,這是地球給太空展示的豐收畫卷。

      在河南新鄉衛輝市,劉建儒正在搶收自己家種的60畝小麥。收下來的小麥經過稱重,去除水分、雜質,當場測算出了實際產量,畝產1270斤。這使得劉建儒夫婦高興不已,因為今年的小麥能夠豐收,確實來之不易。受去年秋季罕見的汛情影響,河北、河南、山西、山東、陜西5省的冬小麥去年普遍晚播,晚播面積達到1.1億畝。

      劉建儒所在的河南衛輝市是重災區,他家的冬小麥晚播了將近兩個月。今年小麥返青時,劉建儒家的小麥大部分還都在地里捂著,60畝小麥基本全是弱苗。像劉建儒家一樣,在這5個小麥主產省晚播的一億多畝小麥,絕大部分都是弱苗。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專家韓一軍說:“據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的調度表明,冬前小麥的苗情,弱苗占到了三分之一,大約有一億畝左右,甚至在個別地方出現了冬前一根苗的現象,實際上對小麥后期的生產、豐收形成巨大的挑戰。”

      面對多年罕見的冬小麥晚播形勢。2022年2月,農業農村部發布《農業農村部全系統下沉一線包省包片奪夏糧小麥豐收工作方案》,組織專家制定技術方案,大力推廣“四補一促”技術,也就是以種補晚、以密補晚、以好補晚、以肥補晚,加強田間管理、一促到底。同時,通過調整種植結構,擴大非災區面積,能播盡播,確保小麥面積穩定在3.3億畝以上。

      呂修濤說:“今年中央的政策扶持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中央分兩次拿出300個億來實施實際種糧農民的一次性補貼,來降低農民的種糧成本,在前期拿出了50多個億來實行抗澇播種,促弱轉壯。”

      徹底扭轉不利的局面,確保夏糧穩產豐收,離不開科技的貢獻。從今年年初,來自農業系統各個領域的專家們,就深入到河北、河南、山東等小麥主產省區的麥田中進行技術指導,組織開展促弱轉壯專項行動,爭取讓弱苗盡快轉化成壯苗。

      韓一軍說,“我們經常說小麥的豐收取決于三個因素:人努力、天幫忙、政策好。今年這種罕見的普遍嚴重晚播的情況,人努力和政策好就顯得更加突出。”

      在河南、山東、河北等地,農業科技服務人員分赴田間地頭,根據苗情實際情況,制定了針對不同類型麥田的管護措施,開展小麥追肥、灌溉、鎮壓等促弱轉壯關鍵技術指導,助力麥苗及時轉壯。

      由于去年冬天溫度偏高,今年春季,河南衛輝市的麥田病蟲害比往年大大增加。今年2月底,一對一幫扶劉建儒的農技專家許海濱,在麥田里第一次發現了金針蟲。

      為了確保夏糧生產,中央又拿出16億專項資金,用于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一噴三防”就是在小麥灌漿期噴施葉面肥、生長調節劑和殺蟲殺菌劑,起到防干熱風、防早衰、防病蟲的效果,是一項有效的防災增產措施。

      除了中央補貼,各地也力所能及地對種糧農民給予了補助。農民享受到了化肥補助,農藥補助,還有免費實施的“一噴三防”。

      人努力、政策好、天幫忙,經過多方努力和全周期的精細管理,河南、山東等地的晚播小麥打了“翻身仗”,闖過了抗秋汛、促弱苗、防治病蟲等多個關口,實現了穩產豐收。為了確保豐收,除了通過政策、科技等手段增產,今年各地還在“減損耗”上做足了文章。減少機收損耗,確保顆粒歸倉是今年夏收的突出亮點。

      在安徽阜陽阜南縣舉辦的全市機收減損大比武現場,10名農機手駕駛不同型號的聯合收割機,在規定時間、區域內進行收割作業。專家評定組對農機手的收割成果、麥茬高度等數據進行監測,并通過撿拾麥粒,稱重后測算損失率。

      據農業農村部最新調度顯示,今年全國用于“三夏”麥收作業的聯合收割機超過65萬臺。今年夏收之前,國家就加大推廣機收減損力度,更新補貼,對聯合收割機加快更新換代。

      農機手的操作技巧也是減少損耗的重要因素,許多地方對所有持證機手進行小麥機收減損培訓指導,引導農機手提升規范作業水平,力求最大限度減少機收環節損失。減損就是增產。以往一個普通的農機手,機收損耗率在3%左右,而小麥機收損失降低1個百分點,就能挽回糧食25億斤。

      飯碗不僅要端得穩,這碗中的飯還要吃起來香。提高糧食品質是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的發展趨勢。在保穩產豐收的同時,各地還在著力優化種植結構,今年優質小麥面積繼續擴大,品質也進一步提升。

      甘立新是河南南陽鎮平縣的種糧大戶,也是當地4萬畝優質小麥標準化示范田的種植戶之一,他今年種了700畝優質小麥。6月2日,天氣晴好,甘立新抓住時機搶收。今年甘立新種的小麥大豐收,每畝地平均產量有1200斤。甘立新的小麥品質很好,經過現場測定,達到了一級麥的標準。

      甘立新說:“得益于六統一,種子統一購進,播種是統一的。”

      甘立新所說的“六統一”,是指統一供種、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儲存和統一加工。正是“六統一”這種標準化科學種植模式,讓甘立新今年的小麥不僅獲得了豐收,品質也有了提升。說起來,這套模式在甘立新播種前,從一開始的土壤監測就已經用上了。

      河南南陽某食品企業總經理常旭東說:“到地里對土壤情況進行測量,對土地肥力、各種礦物質元素進行測量,缺乏什么樣的元素,就供應什么樣的原料,科學種植、科學施肥。”

      莊稼種得好,種子是關鍵。甘立新的示范田,種的是種植合作社統一提供的河南省優質小麥種子。甘立新說,現在種地,不僅有統一供應的良種,全程的科技指導,而且從播種、施肥、噴藥到收割,全流程實現了機械化,種地更精細更規范,這也促進了小麥品質的提升。小麥優質優價,農民也得到了實惠。

      今年,我國推廣了中麥578、鄭麥379、西農511等一批主導品種,選擇200多個縣開展小麥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據初步統計,今年全國夏糧小麥優質化率達35.8%,比去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

      十幾億人口要吃飯,這是我國最大的國情。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尤其在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承壓的背景下,穩住糧食安全底線,就穩住了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當夏收順利完成,金黃的麥浪退去,大片的土地上又搶種了嫩綠的水稻、玉米等秋季作物。截至6月21日,全國夏播糧食作物已完成意向面積的89.9%。分作物看,中稻栽插近九成半、夏玉米播種過九成、夏大豆播種過七成,晚稻育秧已完成意向面積的6.7%。每一分耕種的辛勞都蘊藏著對秋收的憧憬。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91久久精品国产成人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SUV|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国产网站麻豆精品视频|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9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中文精品北条麻妃中文|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99久久精品国产第一页|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 2022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日韩美女乱淫试看视频软件|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国产人精品视频69|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日韩成人无码影院|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91精品一区|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日韩一区二区电影|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日韩久久久精品A片|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衣| 亚州日韩精品专区久久久 |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