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劉守華:深潛于民間故事,沉醉于泥土芬芳

    發布時間:2022-04-13 14:4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走近文藝家】

      光明日報記者 張銳 夏靜

      87歲的他,深耕民間文學60余載,為中國民間故事學理論體系的建構作出了奠基性貢獻,近日被授予“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民間文藝家”榮譽稱號。他認為,民間文藝的無限風光在鄉村,創造和傳播民間文藝的主要是農民,只有尊重農民的文化創造,才能更好地理解民間文藝的內涵和特點。

      暖春時節,桂子山上,萬物競發。今年3月,華中師范大學87歲的劉守華教授榮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民間文藝家”榮譽稱號。

      “意外獲獎,感恩時代。延年益壽,奉獻余熱。”面對榮譽,滿頭銀發的劉守華謙遜地說。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勞動人民剛剛翻身做了主人,書寫民眾苦樂愛憎與夢想追求的民間口頭文學受到人們的歡迎,搜集整理民間故事和民間歌謠成為時代風尚,民間文藝研究也逐漸興起。”1952年,尚在沔陽師范學校讀書的劉守華,寫了一篇《洪湖漁民的歌聲》,發表在省報上。同時,他還利用業余時間到群眾中采錄民謠民歌。劉守華與民間文藝一生的緣分就此結下。

      打開封皮早已暗紅的采錄筆記,泛黃的紙張上,一行行手書的歌詞依舊清晰可辨。劉守華清了清嗓,明快地吟誦出70年前采錄的《賀龍軍》,“那個年代的歌謠和故事,富有革命激情,我深受感染”。

      1956年,正在華中師范學院(華中師范大學前身)上大三的劉守華,響應“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在《民間文學》上發表《慎重地對待民間故事的整理編寫工作》。文章如石子投水,激起波瀾,引發學界熱議。次年畢業留校,他便將個人興趣、教書職業和社會責任融為一體,全身心投入到民間文藝事業中,六十余載躬耕不息,樂而忘倦。

      民間文藝興于民間,藏于民間,只有撲身于鄉野,才能尋得散發著泥土芳香的民間故事。為此,劉守華不畏艱險踏遍荊山楚水,哪怕屢次與死神擦肩,也不畏葸不前。有一次,劉守華應邀赴湘西參加瑤族“盤王節”并考察“女書”。行至一山間小道突遇車禍,劉守華數根肋骨斷裂,當場昏迷。被搶救過來后,他問的第一件事竟是調研的記錄稿是否完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來,劉守華外出參加田野采風更加頻繁,因為他始終認為,民間文藝的無限風光在鄉村。

      劉守華常跟學生講,創造和傳播民間文藝的主要是農民,他們是魯迅先生心中“不識字的作家”,只有尊重農民的文化創造,才能更好地理解民間文藝的內涵和特點。

      劉守華跟記者講了一段赴十堰采風的往事。當地曾是闖王李自成起義席卷過的地方,他很好奇那里有沒有關于李自成的歌謠或故事流傳。在一次訪談中,一位老人唱道:“崇禎三年天大旱,曬死莊稼餓死人;只有闖王膽子大,起兵造反爛大明;闖王起兵打天下,打了天下不歸他。”

      “故事中有個細節,我至今仍記得。”劉守華說,“一個婦女餓死在路邊,赤身裸體。李自成撿了些瓦片將她的軀體遮蓋上,以免被野獸吃掉,不久即舉兵造反。”

      “明朝滅亡快400年了,那些故事竟流傳至今,可見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了多么深的印痕。”說話間,淚珠已在劉守華眼眶中打轉。“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在劉守華看來,民間文藝是傳統文化遺產中最基本、最生動、最豐富的組成部分,印刻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和審美風范。而民間故事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心靈的窗口,是精神植被,就像大地上的植被一樣,萬物都離不開它。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十幾萬文化工作者參與編纂的《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被學界譽為“中國的文化長城”。10套集成中有3套是民間文學——《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集成》,而劉守華正是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總編委會成員、《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湖北卷》副主編。

      1999年,劉守華推出專著《中國民間故事史》。“中國民俗學之父”鐘敬文評價說:“作為系統研究中國民間故事史的第一本著作,它具有重要的開創意義。”進入21世紀,民間文藝迎來第三次發展熱潮。依托豐厚的學術積累,劉守華2006年在華中師范大學率先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他還帶領團隊從鄉野發掘出湖北民間文學的“三家三村”:故事家劉德培、劉德方、孫家香,伍家溝民間故事村、呂家河民歌村、青林寺謎語村。經他推薦、評介的20多個民間文藝項目被列入省級、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

      退休后,本著“奇趣、良知、美德”的價值取向,劉守華與從事心理學研究的老伴陳麗梅一道,精心選編出版了不少民間故事文本,其中《中國民間故事》被列入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同步閱讀書系。

      2022年年初,10卷本約450萬字的《劉守華故事學文集》由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文集蔚為大觀,內容涵括對故事學基本原理的建構,對中國古今故事史全景的敘說,對跨地區跨民族比較故事學的研究。數十年來,劉守華貼近中國民族民間文學的鮮活資源,借鑒吸納國際學界的有益成果,為中國民間故事學理論體系的建構作出了奠基性貢獻。有學者評價說,劉守華的研究,從視野、對象到成果,都早已沖破國界,進入了世界學術大網絡之中。

      “吾儕肩負千秋業,不愧前人庇后人!”劉守華將鐘敬文先生的題字作為座右銘,“我做學問,就是把民間故事作為一口儲量豐厚的油井,幾十年來不停向深處開掘,不斷地以新的發現奉獻于人”。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 2020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国产麻传媒精品国产AV|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久热青青青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99热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97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国产欧美精品123区发布|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