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讓良好生態環境賦能東西部共同富裕

    發布時間:2022-04-11 17:14: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作者:劉曉青(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現代化建設的歷史表明,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滿足。天藍地綠水凈的良好生態環境,關系到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是共同富裕的題中應有之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推動西部地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東西部差距明顯縮小。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這一差距依然比較突出。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到2035年,西部地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通達程度、人民生活水平與東部地區大體相當。”筆者認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西部發展的最大優勢,立足這一基礎條件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有助于實現東西部共同富裕。

      立足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促進東西部協調發展

      從我國人口地理分界“胡煥庸線”來看,東西部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東部地區以平原、低山丘陵為主,人口眾多,城市化水平高,經濟活動比較活躍,但水、森林等資源相對匱乏,生態環境保護面臨較大壓力;西部地區以草原、戈壁沙漠、綠洲和雪域高原為主,生態系統非常脆弱,人口稀少,開發強度小。此外,從全國主體功能區分布來看,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集中在東部,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遠遠超過其供給;西部是重點生態功能區,自然資源豐富,承擔著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要生態功能,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生態環境具有鮮明的區域性和跨區域聯動等特征,未來要基于東西部之間的這種生態關系,從制度體制機制層面調節生態行為,進行生態調控,在典型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城市群間探索開展縱向和橫向生態補償,構建生態共建共享機制,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生態補償是調整區域利益失衡、保障生態脆弱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要從指導原則和體制機制兩處著眼。

      一要堅持“誰受益、誰補償,誰保護、誰受益”的原則,將生態要素納入分配體系。在資源儲備地與利用地之間,特別是在用能地與輸能地、用水地與水源涵養地之間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的補償機制。通過資金補貼、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進行補償,最終推動東西部統籌發展。

      二要建立精準補償機制,提高補償對象確定、補償方式選擇和補償標準制定等工作的科學性。支持更多地區依據自身生態系統特征,尋求符合各自實際的自然資源價值核算方式,使生態補償有“數”可依,實現生態共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經濟共贏的目標。

      立足高質量發展推動東西部綠色產業協作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場合強調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是實現東西部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通過改革創新,讓貧困地區的土地、勞動力、資產、自然風光等要素活起來,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帶動貧困人口增收。”

      因此,西部貧困地區首先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利用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精品農林業、綠色工業和生態旅游業等區域特色經濟。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鏈供應鏈,提供優質生態產品,將生態環境這一優勢有效轉化為經濟優勢,從而避免與東部發達地區進行同質化競爭,實現弱鳥要在特定領域先飛,縮小東西部差距。更重要的是打破區劃限制,在平等協商、自愿合作的基礎上,立足新發展階段加快東西部產業協作,特別是要將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與東部地區資金、人才、技術、平臺等要素進行優勢互補,優化東西部產業空間配置,穩步提升資源要素的利用水平。探索符合實際的“飛地經濟”發展模式,深化東西部交流協作,加快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推動綠色產業協作向廣度和深度進軍,提高東西部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實現互利共贏。

      立足“雙碳”目標優化東西部能源發展格局

      “十三五”期間,我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持新發展理念,立足國情全方位推動能源革命,取得了明顯成效,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利用效率顯著提高,消費結構加快向清潔低碳轉變。與此同時,也面臨著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單位GDP能耗偏高、減排壓力偏大等難題。尤其是西部地區能源結構轉型面臨著巨大挑戰,科技、金融等核心要素成為制約西部發展的突出短板。

      能源領域的碳中和,是一個與科學技術和金融密切相關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問題。

      第一,要立足科技創新推動能源結構綠色轉型,為東西部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這是我們當前要落實的一項發展責任。總體來看,我國東西部發展不均衡,經濟發展與碳排放存在巨大差異,2019年東西部GDP之比為2.61:1,碳排放之比為1.62:1。面對這一形勢,立足科技創新不斷完善西部能源產業配套體系,調整東西部能源產業格局,有助于將西部地區的新能源優勢轉化為低碳發展優勢,促進東西部能源合作,開辟共同富裕的新局面。

      具體而言,就是要持續推進能源科技創新,依托技術路徑充分釋放風電、光伏、水電等新能源潛力,促進東部地區的高耗能產業向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地區有序轉移,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納比例,實現“遠方來”和“身邊來”相結合。要加強東西聯動,建設跨地域的、多元化的能源科技創新平臺,推動關鍵技術落地見效,實現新能源在全國范圍內規模化利用,完成“高排放”向“低排放”的轉變。

      第二,要打造綠色能源金融服務平臺,加快推動用能權、碳排放權等生態產權交易,為東西部能源交易提供市場化支撐,有效改善東西部地區能源的供求矛盾,為東西部地區謀取更多的生態福利和經濟福利,進而實現更高層次的共同富裕。

      具體來說,就是要構建靈活堅強的智慧能源系統,優化能源金融市場的結構和層次,引導東部金融資源助推西部碳市場發展,探索建立西部綠色金融實驗區,拓寬東西部能源交易結算、融資清算等金融服務通道,保障區域之間能源資源的有效流通。要鼓勵西部各類能源主體不斷創新與之相匹配的能源金融產品體系,豐富能源避險產品和能源投資產品的種類和結構,探索研究將碳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引入碳市場,進而改變西部地區長期以來單一的經營策略和能源業務發展滯后等問題,大大提升其能源利用效率和服務水平,促進東西部智慧協同、供需聯動,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影音先锋| 中日韩欧一本在线观看| 久热这里只精品99国产6_99|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在线| 日韩去日本高清在线| porn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四虎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人妻在线日韩免费视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女同|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小辣椒福利视频精品导航| 伊人久久精品午夜|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影院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丽春院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