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作者:張建宇(“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
“一帶一路”倡議是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實踐平臺,自2013年提出以來,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理念不斷深化,生態文明領域合作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
2021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在國內、國際的重大會議中強調“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時,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合作理念,致力于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合作目標”,“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 。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推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共建:積極倡導綠色生態理念
2021年9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題為《堅定信心 共克時艱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講話,提出“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向國際社會宣示我們共建高質量“一帶一路”的決心,把綠色“一帶一路”的建設落到實處,獲得全球高度好評,成為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領域2021年最重要的全球行動承諾之一。
為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理念的落實,我國還采取了系列行動:
一方面,發起綠色行動倡議,強化共建“一帶一路”的綠色發展理念。
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簽署了關于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與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合作協議。與100多個來自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將建設綠色絲綢之路作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路徑。在2016年擔任二十國集團主席國期間,首次把綠色金融議題引入二十國集團議程。2021年6月,與“一帶一路”沿線28個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加強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合作,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更多環境友好型項目。
另一方面,出臺政策文件,落實共建“一帶一路”的綠色責任。
2015 年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2017 年發布《“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強化了“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以減輕對當地環境的影響。同時,在對外投資過程中也強化推動綠色生產和運營、建設綠色基礎設施,鼓勵和引導走出去企業增強綠色發展意識。
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提高對外開放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并對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進行了專章描述。同時,在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也從“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一帶一路”科技創新等方面對“一帶一路”的綠色發展進行了專項部署。
2021年10月28日,在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正式提交的《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成效和新目標新舉措》中,明確表示,中國將深入推動“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打造“綠色絲綢之路”。
共享: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惠益共建國家
我國將生態文明領域合作作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內容,通過為沿線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支持,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速綠色低碳轉型。
一是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綠色低碳轉型?!耙粠б宦贰背h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加速了區域一體化,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據世界銀行(2019)預計,“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交通走廊能夠提高貿易路線的速度和效率,連接交通不便的地區,并通過促進商品、服務和人員之間的流動擴大市場。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幫助下,沿線國家的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或將分別增長 9.7%和 7.6%,從而給“一帶一路”沿線經濟體帶來高達3.4%的實際收入增長,并帶動全球收入增長2.9%。
二是搭建交流平臺,強化了生態環保合作。建設了“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吸納100多個國家生物多樣性相關數據,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提供數據支持。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與發展中國家共同加強環保能力建設,通過開展培訓、項目合作等形式,為有關國家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幫助。共建“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在共建國家的落地。
展望: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深入發展
當前,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發展的主流。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標。我國“雙碳”目標的提出,為國際社會實現《巴黎協定》的溫控目標注入了信心?!耙粠б宦贰背h作為踐行我國綠色發展理念的重大戰略,國際社會也給予了高度關注。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為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在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方面有巨大的需求,面臨著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壓力。作為綠色發展的倡導者,為避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重復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可將我國在環境治理中的先進經驗推廣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比如,全球最大規模碳市場的運行經驗、中國空氣污染的治理經驗等。在進行系統梳理的基礎上,可以將這些經驗推廣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這些國家的環境治理提供可供參考借鑒的經驗。
其次,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將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貿合作,在“一帶一路”對外投資合作項目中遵循國際通行或中國更高的環境標準,形成生態環保與經貿合作相輔相成的良好綠色發展格局。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節能減排合作,探討通過“一帶一路”碳市場的鏈接、加強減排等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探索發展綠色金融,將環境保護、生態治理有機融入現代金融體系。
最后,加大對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宣傳力度?!耙粠б宦贰背h作為我國深入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重要窗口,為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做出了積極貢獻。隨著美國、歐盟分別主導提出針對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新倡議,我國在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基礎上,需進一步加大對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宣傳力度,在投資貿易中強化生態文明理念,講好“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國際故事。
本文為作者在2021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會上的發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