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家庭教育有法可依 親職教育勢在必行

    發布時間:2022-01-30 10:51: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王玲艷、席春媛(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點,對兒童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也在社會文明和國家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基石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實施,意味著家庭教育正式納入國家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法治化管理軌道,國家對家庭教育的內容、實施辦法、保障措施予以清晰的規定,意在扭轉社會對家庭教育的偏見和誤解,提高家庭教育的法治性和科學性。而實施親職教育則可以助力家庭教育促進法從藍圖規劃真正落到實處,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創設良好的社會環境。

      家庭教育失誤嚴重影響兒童成長發展

      “生而不養”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兒童的健康發展。長期以來,社會和家長對教育存在片面理解,將孩子的成長責任完全推給學校,一些家長更是將全部的養育重心放在物質投入上,忽視對孩子的陪伴和支持。

      有研究發現,父親對于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投入嚴重不足,30.4%的父親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另外,許多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很少關心子女的心情和遇到的困難,長期生活在遠離父母、缺乏互動性照料的家庭環境中,學前留守兒童缺少親子陪伴,在認知、語言、情感、社會性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發展滯后問題。

      “教而不當”的教育錯位犧牲了兒童的全面發展。家庭中過度教育的問題比較突出,家庭教育復制和強化學校教育的內容,喪失了自身的主體性、獨立性和特殊性,功能弱化為學校教育的附庸。

      許多家長存在重智輕德、重知輕能的錯誤觀念,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顯示,分別有79.8%的四年級學生和79.9%的八年級學生認為家長對自己最關注的是學習情況,而對興趣愛好或特長、心理狀況方面的關注僅占到10%左右。

      “冠冕堂皇”的越位忽視了兒童的權利。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等觀念的影響,很多家庭通過不斷加大教育資本投入來增加孩子考入好大學的籌碼。為了保障孩子的學習,父母代勞了許多本該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存在過度干涉、過度保護和過度期望等越位現象。

      一項對北京市2000名中小學生的調查統計顯示,孩子每天平均家務勞動時間只有0.2小時;對天津市1500名中小學生的調查發現,有52%的學生每天由家長代為整理學習和生活用品,79%的學生離開家長就束手無策。父母過多的包辦、替代剝奪了孩子在實踐中鍛煉能力的機會,也限制了孩子社會性參與的權利。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中成長的兒童,很難成為完整、獨立的人,也很難自立自強于社會。

      親職教育是成為稱職家長的專門教育

      親職教育是對家長進行的專門化教育,其目的在于加強或改變父母的教育觀念,使父母獲得撫養、教育子女的知識和能力,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成為一個合格稱職的家長。很顯然,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為當下親職教育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重申父母主體責任,親職教育勢在必行。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規定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職責,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變家長過于依賴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問題。這種對父母履職的呼喚和激發,需要親職教育予以推進,使家長充分認識到撫養與教育子女是伴隨著生育事實而產生的人類的天然義務,調動父母主動參與科學養育的學習和實踐活動,真正做到在兒童成長和發展過程中不缺位、不越位。

      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以親職教育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在關注父母教育權利的前提下,家庭教育促進法重點指向了家長教育能力的提升,這對改變家庭教育被弱化和邊緣化的現實有著重要意義。

      家庭教育促進法強調“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覺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在孕期和未成年人進入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幼兒園、中小學校等重要時段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進而做到“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發展狀況,尊重其參與相關家庭事務和發表意見的權利”。這是從更高的法律層級上明確了父母要以觀念的扭轉為起點,切實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這些教育觀念、養育知識和技能,應當被納入親職教育內容體系中,引導家長從思想層面摒棄不適宜的想法和態度,不斷形成科學的育兒觀、教育觀,并逐步掌握開展科學的家庭教育的能力。

      把握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特點,提升親職教育的適用性、靈活性。家庭教育促進法指出,父母應當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圍繞家國情懷、良好的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意識和法治意識、科學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能力等方面內容開展家庭教育。這些內容的實施要充分尊重孩子參與家庭事務和發表意見的權利,注意運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寓教于生活之中,對孩子予以尊重、理解,和孩子共同成長。

      這需要家長積極參與諸如家庭指導等親職教育的學習,同時也對親職教育的有效性、適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即需要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規律,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家長提供靈活多樣的親職教育,并且鼓勵家長在做中學,幫助家長不僅了解相關育兒知識,還能實踐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

      親職教育為家庭教育促進法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從國際經驗來看,實現家庭教育功能越來越需要依靠國家政策和社會力量的支持,已是不爭的事實。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了各級政府及政府有關部門、社區、幼兒園和中小學校,以及社會公共服務機構等要為家庭教育的開展提供相應的工作指導和支持。但在一定程度上,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指導支持服務督促家庭教育積極有效開展的整體設計。親職教育的有序開展,可以助力高質量的家庭教育體系的建構。

      加強頂層設計,對親職教育進行規范與監督。在家庭教育事業發展中,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做好系統規劃和整體部署、培育和監督家庭教育市場。根據家庭教育促進法的相關規定,國務院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修訂并頒布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各級人民政府也要結合當地實際,統籌建設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務平臺,制定相應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規范和評估規范,對家庭教育市場進行規范引導、積極培育并對實施動態進行監督,規范親職教育的標準,提升親職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從而為家庭提供科學合理的服務。

      利用學校資源,推進親職教育專業化隊伍建設。家庭教育促進法指出,中小學校、幼兒園、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和早期教育服務機構應當為家庭教育提供師資、場地、服務等方面的支持。意味著推動家庭教育專業化、科學化、規范化,需要發揮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的作用,在課程中開設家庭教育相關學科,培養家庭養育方面的專業師資和研究人才,為親職教育輸送高質量人才;需要科研機構為家庭教育的指導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引,需要社區、社會公益組織等團體積極參與相關工作,吸納社會多方力量參與親職教育,回應并服務更多的家庭需求。

      堅持教育公平,推動親職教育向弱勢兒童家庭傾斜。弱勢兒童的家庭狀況關系到全社會的穩定和諧,政府應出臺包括家庭教育指導在內的一攬子關愛服務政策及項目,而親職教育作為其中重要的實施手段,應當優先向這些家庭提供資源和支持,建立健全弱勢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提供有針對性的社會救助,切實保障這類家庭的父母教育權和兒童受教育權。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四五”規劃教育學一般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0—3歲留守兒童家庭環境干預機制研究”[批準號:BHA210140]研究成果)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国产精品热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videossex国产高清| 5x社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18|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最新| 国产精品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毛万迈巴赫车标|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91老司机深夜福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九九九精品视频免费| 成年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久热精品人妻视频| 日本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9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下载 |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s| 91原创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黄色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任我爽橹在线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