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公益大講堂】潘虹:多演一部電影就多活了一輩子
編者按:
讓優質的文藝內容借助網絡平臺“飛入尋常百姓家”,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和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聯合光明網制作并推出《藝術公益大講堂》系列視頻節目。《藝術公益大講堂》旨在凝聚文藝名家共同開展網絡藝術優質資源共享和知識普及,創新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打造適應互聯網時代藝術傳播規律的網絡公益精品節目。本期嘉賓為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潘虹。
“多演一部電影就多活了一輩子”這是本期嘉賓潘虹對于多年從事影視表演的一點感悟。從《人到中年》里的陸文婷到《最后的貴族》中的李彤,從《股瘋》中的阿莉再到如今成為熱播劇中的“婆婆專業戶”,潘虹用她精湛的演技為觀眾塑造了眾多不同時代、不同職業、不同性格的中國女性形象。
1982年,26歲的潘虹在《人到中年》中成功塑造了陸文婷這一經典的知識分子的形象,她也憑借這一角色拿下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們這代演員慶幸之處就在于我們的客觀條件不好,沒有人給你當替身、替手,自己學著干,在干的當中就完成了這個人物的外部的東西。”潘虹依稀記得,為了塑造好眼科醫生這個角色,她曾親自到醫院體驗生活,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練習手術操作,感受醫生與患者之間的微妙的情感交流。觀眾通過潘虹的表演記住了陸文婷,也記住了她那雙飽含深情的眼睛。
時間來到1989年,潘虹出演了由著名劇作家白先勇作品《謫仙記》改編,著名導演謝晉指導的電影《最后的貴族》。潘虹將這次拍攝經歷形容成是一場“悲壯的遠征”。謝晉導演帶著劇組和僅有的30萬美元拍攝經費遠渡重洋前往美國紐約取景拍攝。為了貼近劇情人物,謝晉導演要求到美國監獄進行拍攝。雖然導演此前已經給潘虹打了“預防針”,但當她真的被當成一個吸毒犯投入牢房的一瞬間,潘虹還是被嚇到了。潘虹回憶:“一到那了以后,那個味道我受不了。導演一句話沒說,牢門一開,輕輕在后面頂了我一下,我就進去了。還沒有回過神的時候,我戴著一條圍巾就被扯掉了。一回頭看到導演就站在那里,后面還有臺機器一直在拍,圍巾被人扯下來時那驚恐的眼神,這個鏡頭留下來了,拍完了以后,導演說這就是他要的。”就這樣,潘虹把最真實的情緒反饋給了鏡頭。
“演完《人到中年》之后,很多人來問我,以后你還能碰到類似陸文婷的形象么,你還能去超越她么?我很坦率的告訴你,我超越不了”潘虹坦言,“我覺得就必須是大破大立吧,不破不立。” 時間進入9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全民炒股成為一股風潮,電影《股瘋》應運而生。潘虹的改變在這部戲中得到了展現。與以往塑造的“大青衣”類的角色不同,潘虹飾演了一位上海市井小民的角色。從潑辣俗氣、伶牙俐齒、斤斤計較的公交車售票員的人物設定,到一頭卷毛短發的時尚造型,身為上海人的潘虹將自己對于時代發展的理解融入到角色創作的每一個環節。而就是這樣一個角色,不僅讓她第三次拿下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也為潘虹今后的演藝之路開辟了更多的可能。
大破方能大立,在同時代的女演員都漸漸隱退的時候,潘虹依然活躍在觀眾的視線。從大銀幕轉戰小熒屏,潘虹不懼轉型,甘當綠葉,由于將角色演繹得太過深入人心,她竟一下成了影視圈中的“婆婆專業戶”。在和年輕演員的合作中,潘虹用自身精湛的演技和敬業的態度贏得了尊重與肯定。潘虹表示,一個演員如果將電影視作終生的事業,那么拼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格局越大,越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深,走得更遠。“我們真的應該認認真真地接好我們人生當中的每一張工作通告,不忘初心,青春無悔,繼續前進。”
出品人:謝力 楊谷
總監制:向云駒
總策劃:冉茂金 彭寬 張寧 宋樂永
總編導:胡艷琳 廖慧 宮辭
總撰稿:胡艷琳 宮辭
撰稿:楊煜
聯絡:李曙光
編導:潘海軍
攝像:張寶 董嘎山
后期:潘亞隆 潘海軍
調度:周碩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